有两个:一为无辜者免受定罪的权利;二为被告人获得公正审判的权利。由此对法律程序工具性价值的追求给予了一些非工具性目标的限制。这与绝对工具主义程序 价值问题。由此,我国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便应从如何恢复及维护当事人的程序主体地位入手,以维护程序公正着眼,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发展而设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05.html -
了解详情
,由国务院作出解释。这类立法性的解释,由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按照行政法规草案审查程序提出意见,报国务院同意后,根据不同情况,由国务院发布或者由国务院授权有关行政 机关或行政机关所支持的一方的。这样,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就没有保障。如何改进和完善我国法律解释?笔者认为,当前急需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13.html -
了解详情
是纸上的权利。虽然现实政治生活中公民可以通过如举报箱等行使权利,但由于没有法律程序的保障,所举报的材料经常回到被举报人的手中,等待举报人的经常是报复-一种借用 位于顶楼(六层,无电梯)的一套三居室。该户老少均喊不平:如此楼层,如何居住?于是诉至法院,要求有个说法。结果令他们很失望,因为法院认为从法律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64.html -
了解详情
美法系的依法行政中的“法”,应该包括正当的法律程序,即把行政程序同确保独立自尊的人的地位联系起来,同保障人权结合起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 程序的合法性、合理性、自由裁量范围的正确认定,尤其是如何确立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活动程序违法的审查标准。这方面,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正如一位青年学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01.html -
了解详情
。然而不受制约的自由也就容易滋生腐败,或被滥用。如何保障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正确行使,保障行政执法的公正性越来越成为难题。人们首先想到了司法审查,但 行政执法决定必须说明有关理由也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国家行政程序合法性的要件之一。即行政机关作出执法决定必须说明事实根据、法律根据及其他理由,且该理由应达充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18.html -
了解详情
地判明国家追诉机关对该人罪行的认定能否成立,或者成立何种罪行以及罪行成立后如何科以刑罚。法院作为天然的中立者,通过在刑事审判活动中保持国家利益和被告人 的充分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有利于发现真实,但并无法保障法律公正)。知悉权是确认被告人程序主体地位、行使主体权利的基础,意味着“剥夺某种利益时,必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01.html -
了解详情
”。英国人权学者M?Granston认为,“人权可定义为普遍的道德权利:有些权利是非经法律程序不可剥夺的权利,有些权利是每个人简单的因为其是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刑事羁押与人权密切相关,羁押的目的从根本上说就是保障人权,而羁押本身又会导致对人权的侵犯,如何在这两者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合点是未来中国人权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52.html -
了解详情
在法律人心中形成特别的疑惑。因此有必要具体的看一下作者是如何在法律方法论和刑法学的“往返顾盼”中处理这个问题的。 一、著作的理论定位——外部证立问题的 即刑法,而非自然法或刑法理念的话,那么,虽然对于“限制刑罚权的滥用、保障人权”一端,并不存在异议;但对于“限制立法权”一端,则仅仅是当罪刑法定原则成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92.html -
了解详情
,无论结果如何,只要同意程序即接受了结果,换句话说,其结果之所以是公正的,就是因为程序是公正的、合法的,或者是大家所接受的。同时,正当法律程序具有交涉 保证法律准确适用的措施和手段,并且由此能够形成保障法律准确适用的常规机制。”笔者认为,程序的功能自治,无疑构成了宪法自治性、宪政制度自我制约的基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2.html -
了解详情
对立的观点。那么,什么应当是明辨是非的标尺和准则呢?上述这些观点反映到如何进行法律规范的问题上,在立法界同样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和认识。如果不能用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一条重要的宪法原则;同时,宪法还明确规定,由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3.关于保护自然资源的宪法原则问题。如前所述,宪法并没有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7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