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构建,而且要从行政、司法方面保障它的真正施行。 首先,要通过立法完善信赖保护原则。必须把信赖保护原则确立为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大多数国家把信赖 作为。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公民对政府的信赖。此外,我们还应完善行政复议制度。一些涉及信赖保护的案件进入复议程序之后,复议机关经审查后认为当事人具有值得保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006.html -
了解详情
方面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作用。 第九条 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的基本要求:(一)实行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制定并落实领导干部定期学法制度、 安徽省行政许可案卷评查标准》等规定定期评查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复议等案卷。行政执法的有关监督检查记录、证据材料、执法文书等材料应当及时立卷归档。 ...
//www.110.com/fagui/law_363500.html -
了解详情
了空间。 二、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状况的基本认识 认真总结回顾近年来各级基层政府依法行政所取得的成效与经验,我们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近年来,各级基层政府在 上的问题等,制度虚置情况严重。如在对红头文件的各项监督制度当中,包括文件备案审查制度、行政复议一并提起审查制度、人民群众主动要求审查制度等,几乎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06.html -
了解详情
经档案保存单位同意。各级各类档案馆应当为社会利用档案创造便利条件。提供社会利用的档案,可以按照规定收取费用。收费标准由国家档案局会同国务院价格管理部门制定。 、保密为例外的基本原则,并以此原则为基础重构保密法律体系,强化公民知情权的法律救济机制。现行法律并未明确规定保障公民知情权的行政复议和诉讼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128.html -
了解详情
县级政府法制机构为例,目前呈现出以下态势: 1、部分法制机构名存实亡,法制工作基本没有开展 在20012002年县级政府机构改革前,全省有不少县、市(区)法制办 和人员调查取证,查阅文件和资料;审查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与适当,拟定行政复议决定;处理或者转送对行政复议法第七条所列有关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290.html -
了解详情
不服的法律救济,一些环境法律法规作出了或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规定,在一些情况下行政复议还是提起环境行政诉讼的必要前置程序;单位和个人也不得因为自己不 我国的世界贸易地位将更加突出,也将拥有更多的发言权。我们要充分地利用自己的发言权,坚决地捍卫WTO的基本原则,积极地参与和影响WTO有关新规则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68.html -
了解详情
、存续期限、支付费用等却不是物权法所能够调整的。因此,物权法主要规定创设的基本原则并调整创设后的他物权。不动产以土地为基础。关于土地权利设计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淮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16]这不仅仅是改革开放以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72.html -
了解详情
的原则。(见该书47页至52页)笔者认为,责任行政原则应该成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首先,民主是大势所趋,民主政治必然要求责任政治。根据人民主权理论, 固有的政治责任追究制度。其次,通过具体的法律制度以追究行政主体及公务人员的法律责任。我国目前已建立了行政复议、国家赔偿和行政诉讼三大法律制度,应该说追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15.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法院的司法实践进一步强化,对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挖掘进一步深化。由于这一阶段,行政程序的发展引人瞩目,并有日渐增强的趋势,许多学者将这一阶段形象地称为行 的立法成果,计有:1997年的《行政监察法》、1999年的《行政复议法》、2000年的《立法法》、2001年的《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规章制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80.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行为,依法就在当事人之间形成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最后,法律行为的基本规则围绕意思表示而展开,主要涉及表意人的行为能力、意思表示自愿真实、意思表示 ,否则,将会由于不符合受案范围而予以驳回。当然,随着法治之完善,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的范围都可能扩大到不仅仅是具体行政行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具体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4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