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与个人单独犯罪在具体构成要件和量刑标准上并无不同。如共同盗窃,只要二人以上的行为总体上达到了数额较大的标准,即可成立犯罪,而并不要求每一个 严重程度,与个人犯罪之间存在明显差别。其二,现代法人内部结构复杂,具体责任个人难以认定,而且,法人主体的长期存在,使得人们逐渐赋予了其伦理性,即法人亦逐渐成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836.html -
了解详情
以达到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毁灭罪证目的的一种犯罪。 五、关于携带凶器抢夺认定:携带凶器抢夺,是指行为人随身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 就是盗窃、诈骗、抢夺的行为要求,难以达成统一的意见。那么,对269条中的犯盗窃、诈骗、抢夺罪这个前提条件如何理解呢?在现今的学术理论界和司法实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594.html -
了解详情
的问题。 1、明知的确定。由于行为人对赃物的明知是认定其行为构成收购赃物罪的关键。因此,如何确定行为人的明知是司法实践操作的首要问题。目前,我国刑法 盗窃共犯论处。最高人民检察院一九九五年二月十三日也曾作出明确的司法解释:与盗窃、诈骗、抢劫、抢夺、贪污、敲诈勒索等犯罪分子事先通谋、事后对犯罪分子所得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29.html -
了解详情
,其与个人单独犯罪在具体构成要件和量刑标准上并无不同。如共同盗窃,只要二人以上的行为总体上达到了数额较大的标准,即可成立犯罪,而并不要求每一个 严重程度,与个人犯罪之间存在明显差别。其二,现代法人内部结构复杂,具体责任个人难以认定,而且,法人主体的长期存在,使得人们逐渐赋予了其伦理性,即法人亦逐渐成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74.html -
了解详情
并不明知所运输的物品系胡志运盗窃的赃物,属过失行为,不构成犯罪。三、人民法院认定事实和证据(一)人民法院认定的事实安徽省霍山县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査明 ,本犯实施时间、获得赃物的种类、数量等细节,行为人没有必要知晓。3.如何判断“明知”“明知”是赃物犯罪的主观要件,判断赃物犯罪是否成立的关键。“明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566.html -
了解详情
客体理解不同,对构成要件的理解就会产生差异。侵犯财产罪的许多问题,都与如何理解客体有关。国外刑法理论与审判实践的通说认为,盗窃罪等罪侵犯的是他人对 所有权说在实践中也存在困惑。首先,根据所有权说,对于盗窃自己所有而由他人合法占有的财物的行为,不能认定为盗窃罪,因而缺乏合理性。例如,在分期付款购买商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95.html -
了解详情
犯,而强取信用卡本身并非是行为人的主观目的之所在,因此,将强取信用卡的行为认定为抢劫既与刑法理论相悖,也与实际情况不符。 抢到信用卡之后,又拿去 而是事后加以使用,特别是事后自己破解密码又使用的案件如何定性,学者们有不同认识。第一种观点认为,按照刑法有关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以盗窃罪定罪处罚的立法精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44.html -
了解详情
时,刑法明文规定只加重其刑事责任而不改变其罪名。此时不管犯罪结果的严重程度如何,只能在原法定刑的幅度范围内适用刑罚。这也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必然 产生另一个问题,即如果本案可以按照转化型抢劫罪加以认定的话,那是否意味着凡是行为人实施具有盗窃、诈骗、抢夺等行为形式的犯罪,一旦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44.html -
了解详情
2002年全国共发生入室抢劫3.8万起,占全部抢劫罪案件的10.7%。 因此,对于如何准确理解入户抢劫的概念及特征就显得格外意义重大。 (一)对户的理解与 人民法院《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规定对于入户盗窃,因被发现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入户抢劫。如果抢劫行为发生在户内,但行为人不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549.html -
了解详情
抢劫毒品以抢劫罪论处,但并没有明确抢劫毒品的犯罪数额可以参考毒品非法交易的价格来认定。《意见》只规定抢劫的违禁品数量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纪要》更是规定 是数额犯,如果不对数额的计算方法作出规定,则无法判断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故《纪要》明确了盗窃毒品数量如何换算成犯罪数额。但数额不是区分抢劫罪罪与非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92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