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召开的全国法院审理金融案件工作座谈会上形成的会议纪要对金融犯罪案件中认定“非法占有目的”作了明确的规定(七种情形),此规定虽然是针对金融诈骗案件,实际上 ,在司法实务中,可以从以下三方考察: 一、证据能否证实行为人通过诈骗的方法非法获取资金,造成数额较大资金不能归还。诈骗的方法,是指虚构事实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3502.html -
了解详情
,双方当事人应各自承担起风险,不应纳入刑法的管辖范围。 其次,限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集资款项”的回报率及用途。以超过企业利润比率的高额回报 为人确因肆意挥霍等主观原因导致集资款“无法返还”时,才可以认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其次,应对集资款的用途区别对待。实践中集资人对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筹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8094.html -
了解详情
范围,而是属于不特定的公众范畴;然而河南省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田建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中,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中涉案的较大部分金额系内部 在司法实践中往往难以认定被告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吴英集资诈骗案”中对被告人吴英“非法占有”的认定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法院经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7820.html -
了解详情
则对单位直接负责人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依前款之规定,进行具体处罚。由此可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违反了国家关于金融管理活动的法律法规之规定,严重扰乱了正常的 ,在司法实践中往往难以认定被告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吴英集资诈骗案中对被告人吴英非法占有的认定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法院经审理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7685.html -
了解详情
2] 一、主观违法要素的命运 (一)行为无价值论的立场 1.行为无价值一元论 目的行为论的倡导者Welzel强调,对行为不应只从因果过程上把握,而应该 评价的理论形成一致。[13]如果像结果无价值论那样,认为例外地承认故意、非法占有目的等主观违法要素还可以坚持违法判断的客观性,那么有什么理由认为行为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320.html -
了解详情
法条的适用受“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严格限制。 本案中,被告人赵小鹏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没有直接证据证实,只能从其客观行为分析。一是被告人借款前曾经营 款逃跑及躲避债权人追索的行为,其签收了催款通知书和法院诉讼文书,因此不属于“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情形,且民事判决后其递交还款计划书,有明显还款意愿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0641.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的形式骗取银行承兑汇票,为票据中介行为提供货源;另一方面,骗取银行承兑汇票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融资,银行承兑汇票会很快进入流通环节,在票据中介处转化为 是自然人,将单位实施的骗取贷款的行为排除在外,另一方面,贷款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这一主观要件的认定往往比较困难,由于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行为人主观故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9035.html -
了解详情
处保存。再次,顾某与林某儿子签订的《协议证明》中约定了房屋转让的真实目的为获取银行贷款。最后,系争房屋自买卖合同签订后一直由林某一家人居住,顾某 贷款所用的房产证、房屋买卖合同的真实性等方面的证据得到证明;而行为人主观上的非法占有目的却难以通过直接证据证明,需要进行法律的推定。 而如何进行法律上的推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5200.html -
了解详情
无异,均是造成他人财产损失的行为,应评价为故意毁坏财物罪。店员出于加害的目的默许他人拿走商品的,属于给店主造成损失的行为,与直接毁弃商品没有本质的区别 默许无关的第三人拿走商品也不能与本人拿走商品同样对待,难以认为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因此,评价为盗窃罪的不作为帮助犯,也显得牵强。故而,笔者认为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234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