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占到了刑事违法犯罪的80%,而其中大学生违法犯罪也占到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17%[1]。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数量和人数从1999年开始上升 干预》,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2页。 [10]郑春雨:《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心理分析及应对措施》,载《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1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708.html -
了解详情
复核案件的审理、处理管辖权异议、人民法院自行决定延期审理的次数、监狱办理服刑人员又犯罪的案件等,都没有明确的期限限制。第二,借期羁押。有的办案机关由于种种原因在 ,人口流动性大大增强。对涉嫌犯罪的外来流动人员而言,因其没有固定的居所、没有固定的单位,很多情况下也找不到符合条件的担保人,因而对其很难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049.html -
了解详情
的保护而不予公开。在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我国刑法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由于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可塑性和可改造性,所以应当 知情权的实现。 【作者简介】 左德起,深圳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郑慧,单位为深圳大学法学院。 【注释】 [1]李永锦、毛淑玲:《论检察委员会制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472.html -
了解详情
和人身危险性等因素,全面分析量刑情节,严格依法适用,确保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对于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不需限制减刑,就能做到有效制裁犯罪的案件,不应当对被告人 就不应当限制减刑的案件,即使在《规定》施行后审结的,也不能适用《规定》,否则,就违反了从旧兼从轻原则。 【作者简介】 高贵君,单位为最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364.html -
了解详情
在《刑法修正案(八)》起草过程中,一些地方、单位和部门提出,根据刑法的原有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罪犯的实际执行期多在1520年,出狱后再犯率很低 人身危险性等因素,全面分析量刑情节,严格依法适用,确保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对于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不须限制减刑,就能做到有效制裁犯罪的案件,自然不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225.html -
了解详情
为尽快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认为应将妨害和抗拒执行构成犯罪的案件的管辖权,还权于人民法院,这一观点的理由是:妨害和抗拒执行行为是发生在执行过程中 基本的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而值得认真对待。{10} 【作者简介】 杨春华,单位为西南政法大学。 【注释】 [1]尽管有学者主张对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应定性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48.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这个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无论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还是应受刑罚惩罚性都只是定性的分析, 观念,对于法律授权我们可以不认为是犯罪的案件,除非确有追究的必要,我们应当优先考虑情节显著轻微的适用。[11] ③ 具体案件的具体情况。 首先我们认为但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14.html -
了解详情
在司法实践中形成了高官腐败案件异地办理的司法模式。[5]不仅越来越多的高官职务犯罪案件异地办理,许多中低级别官员职务犯罪的案件也开始在市级、县级司法 制度试点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同时,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司法部等单位还要积极联系协调,首先形成司法解释或工作文件,以指导异地公诉制度改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69.html -
了解详情
[4] 二、 对于刑法条文及相关司法解释的分析 《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解释一:1999年6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刑法第30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49.html -
了解详情
互联网,允许检察机关进入公安网查询立破案情况,也可以实行网络传递,各单位在资料备份存盘的同时发送电子邮件、信息给检察院。其次加强和其他行政执法部门的配合 、地税、工商、质量技术监督、药监和烟草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发现涉嫌犯罪的案件线索时,须及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查处,同时报检察机关备案。对行政执法部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0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