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如何可能釜底抽薪、减少当事人对信访的依赖,也是重构当事人申请再审程序的一个关键。 鉴于申诉难与终审不终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内在的紧张或两难处境, 驳回申请,该费用即由申请人自己负担;如裁定进入再审程序则返还这笔费用[6]。不过笔者认为,完善和规范有关再审申请的程序,当前其主要目的之一仍在于分流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12.html -
了解详情
生效裁判及调解书的审查、撤销及变更等本应属于再审程序篇的内容,却放在执行程序中予以规定,结构设置不合理;二是没有明确赋予案外人在合法权益受到 申请再审的权利 2007年修正后的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规定:“……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其中案外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895.html -
了解详情
约束的不特定第三人不可能也无必要参加诉讼。 (二)程序参与原则在争讼程序中的适用 民事争讼程序包括初审程序、上诉审程序和再审程序,解决的是民事争讼 前,应当保障当事人及相关第三人表达意见的机会,作出裁定后应当尽快完成送达;(3)对法院违法执行或违法裁定,当事人及相关第三人有权提出异议,请求法院予以撤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636.html -
了解详情
。 笔者认为,结合司法实践的经验与作法,应规定经过一定的次数仍不能送达的,才能裁定终结督促程序。这是因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活跃,人员流动性大,一时送达不 撤销的,也必须要经过再审程序。因为在审判实践中,对认为确有错误的案件,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并依法提起再审后,经过再审,仍然存在不少维持原判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88.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申请再审时,如果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关于此项,实践中急需研究的问题是何为新的证据。 我国立法向来无制作和发表立法 的,经过审查,法院应当直接通知驳回申请,而不必进入再审程序后对该证据不予采纳。持前述第三种意见认为法院不采纳该证据,基于如下理由:(1)我国已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298.html -
了解详情
公诉人也是一种失职。若通过审判监督程序而加刑,就会把国家司法机关的错误转嫁到被告人身上,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总之,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业务 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上诉期满后要求撤回上诉的,就当由第二审人民法院进行审查。如果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应当裁定准许被告人撤回上诉;如果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36.html -
了解详情
不服不积极提出上诉,对生效判决、裁定不履行。总之对诉讼中的一切权利义务消极对待或视而不见,而在裁判生效后再积极寻求检察机关的抗诉,向检察机关提交有利于 现行三大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内部监督可谓层次多。笔者认为,根据诉讼规律,在民事诉讼中应取消法院内部直接启动再审程序。(1)民事诉讼的争议焦点是民事实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378.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的审查,只有通过审查确认原裁判有错误,才能对案件重新审理。规定申诉不能直接引起再审程序是合理的、必要的,否则会导致申诉人无理缠诉,任意开启再审 ,应当在立案后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并及时通知双方当事人;认为不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79条规定的,用通知驳回申请。这里仅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进行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202.html -
了解详情
的程序。只有在发现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需要进行再审的,才能适用再审程序。从诉讼阶段来说,也不是每个案件的审理都必须经过的诉讼阶段 生效裁决的错误都应当主动予以纠正,而当事人只要认为生效裁决存在错误就可以不断的再审。如果照这样的立法思想设置再审程序,那么纠纷的解决就会陷入循环往复,永无止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654.html -
了解详情
对民事再审的法定理由应作重新厘定。 合理设定再审法定理由是决定再审程序是否无限扩张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厘定民事再审法定理由应以准确、具体、明细、科学和易司法 的再审之诉都要进行听证,对一些再审理由明显不能成立的,合议庭有权不经听证程序就可以作出驳回再审之诉的裁定。 ①(摘录法国民事诉讼法典第596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3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