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90年代的71.73%下降到2002年的30.32%。但步入新世纪前后,调解再次受到追捧。法院的民商事案件调解率开始摆脱有此项统计以来连续14年的 ,调解只能建立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严禁权力对人民调解的介入,同时在法院的内外制度上保障法院调解自愿原则的贯彻。 【作者简介】 周永坤,苏州大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612.html -
了解详情
成立后进一步发扬光大,并不断完善,从而确立了建国以来长期占民事诉讼主导地位的着重调解原则,成为审判权解决纠纷的主要运作方式,为包括司法者在内的社会成员广泛接受, ,仲裁还远远没有被社会广泛接受,发挥的作用有限。因此,将法院调解的职能分流到人民调解和仲裁,加强两者的作用,不是可取的改革方向,在现有框架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481.html -
了解详情
的调解协议相当于民事合同这一原则冲突而产生的正当性难题。当然,作为一种学术观点,不断有人以经过人民调解组织或行政组织调解达成的协议应有别于在 对于调解协议本身效力的诉讼确认,作为被告的另一方当事人已经可能依据该裁判文书及调解协议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另一方面,原告关于变更或撤销的请求一旦得到法院认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884.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自己对于解决纠纷的控制;其实,很多案件重复出现,也并非所有纠纷都涉及法律原则,是否非走诉讼审判不可呢? [2] 显而易见,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美国司法体系内的 解决机制的核心,是如何发挥民间调解的优势。从调解的体系来看,我们有法院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和人民调解。但这些调解的功能是否得到最大程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807.html -
了解详情
的调解,调解的主持人是法院,法院可以自己调解,也可以同其他调解人员诸如人民调解员等一起调解。作为纠纷解决机制,诉前调解对于高效地解决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诉前调解的日期和地点。再次,诉前调解的进行。诉前调解原则上在法院进行,法院应当设置调解室供调解用;调解原则上实行独任制,即由一名调解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521.html -
了解详情
能调解,但是原、被告可以和解。也有人说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原则并不能排除人民法院在审理的过程中对双方当事人进行一些说服教育工作,需要强调的是,与其让这些 机关对原告在不损害公共利益的情况下作出让步,但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群众和行政机关的对立情绪。 (三)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 1992年推行市场经济以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792.html -
了解详情
居高不下,这无形中给法官形成不小的压力。为了达成调解目标,有的法官不惜违背调解原则,办虚假调解案、强迫调解案等等有损法律威严及法院形象的案件,其产生 ,与不同的部门进行联动,比如涉农调解执行案件,法院可以与人民调解委员会、司法局、当地政府综合治理办公室等单位联动,发挥调解的最大效能,将执行案件高效执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664.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调解一样的效力。正如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访谈中指出的凡是经人民调解达成的有民事性质的协议,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确认,避免和减少这些非诉讼方式解决的纠纷 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达成的协议就应有效。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758.html -
了解详情
协议符合有关实体法的规定。 2、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查明事实、分清是非作为人民法院调解原则之一,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商事纠纷案件的前提条件,不论 下,建立与政府职能部门、村委会、村民小组、街道、社区、工青妇等人民团体、人民调解委员会相配合的民调网络,利用巡回办案、干警下基层的第一手信息作依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192.html -
了解详情
。《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意见》要求法院把调解作为处理民商事案件、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执行案件的优先选择。对必须进入司法 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实现案结事了。 5、探索多种方式的调解机制。人民法院可以引导当事人选择办案法官之外的有利于案件调解的人民调解组织、基层群众自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3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