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某被害人家抢劫,但到现场后发现被害人不在家,于是改为入户盗窃。在此案例中,行为人准备抢劫的行为符合抢劫罪(预备)的客观要件,其实行的 大学硕士论文,2005.22. [20]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第二庭.刑事审判案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399402. [21]裴广川,张春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492.html -
了解详情
的解释总是法律生效后姗姗来迟,因为最高司法机关制定司法解释需费时调研,调研本身就是案例经验的主动积累过程。司法解释的数量会不断增补,也是因为伴随最高司法机关调研掌握 随历史而流变。一方面,读者的案例经验会随案例阅历的扩展而丰富,使刑法的涵摄范围不断细化、扩张。例如,只有发生了盗窃网络游戏装备的案件,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547.html -
了解详情
另一方面,生活中各种违法犯罪现象层出不穷,立法者在规定犯罪构成要件时,并不通观所有案例的整体性,也不满足于是非直观思维方式的抽象普遍性,浮现在立法者脑海中的 规范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汽车日益增多而成为人们生活运行的一部分,发生的汽车盗窃事件日渐增加,固守之前的理解不能加强对汽车内部财产的保护。于是,德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543.html -
了解详情
从根本上否决抢劫罪的存在条件。而在案例三中,赵某因年龄只有15周岁,不符合盗窃罪的主体要件,故对其所实施的盗窃行为不应定罪。而只能对其后实施的 我们也应看到,具备特别法规定的犯罪要件也必然符合普通法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案例四]:李某于2000年11月利用伪造的信用卡进行诈骗,获取赃款800余元,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931.html -
了解详情
另一方面,生活中各种违法犯罪现象层出不穷,立法者在规定犯罪构成要件时,并不通观所有案例的整体性,也不满足于是非直观思维方式的抽象普遍性,浮现在立法者脑海中的 规范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汽车日益增多而成为人们生活运行的一部分,发生的汽车盗窃事件日渐增加,固守之前的理解不能加强对汽车内部财产的保护。于是,德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63.html -
了解详情
从根本上否决抢劫罪的存在条件。而在案例三中,赵某因年龄只有15周岁,不符合盗窃罪的主体要件,故对其所实施的盗窃行为不应定罪。而只能对其后实施 准抢劫罪的一个根本性问题。理论界与实务界也一直存在争论。有人认为:“当场”是指实施盗窃、诈骗、抢夺犯罪的现场。[11]也有人认为:“当场”是指犯罪的当场,还是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21.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认定为普通盗窃,[43]一定程度上均是在考虑时空环境的基础上作出的判断。 其次,关于随身携带的含义。前文收集的324件扒窃案例中,财物位置 以盗窃罪定罪处罚。2013年《解释》第3条规定,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应当认定为扒窃。 [37]《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7446.html -
了解详情
多次获得不法财物。这是台湾学者林东茂介绍的1991年德国电视台播放的一个真实案例。林东茂教授认为,此案不构成诈骗罪,而是构成盗窃罪。否定成立诈骗罪的理由是 通说一方面顽固坚持秘密窃取说,另一方面,当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大量的公开盗窃行为时,为了自圆其说,又抛出一套所谓主观秘密的说辞,也就是说,客观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071.html -
了解详情
相类似的盗窃牲口案件在20世纪80年代就时有发生,在案件定性上也出现过广泛争议,因此,深入思考此类案件的定性有着现实意义。 有些学者提出,案例中张 的,肯定会获得更为严厉的刑罚制裁。 【注释】 [1]参见曾友益:《盗窃还是抢劫》[N],《人民法院报》,2005-08-10,第B4版。 [2]参见谢圣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598.html -
了解详情
标准的差异、都有理论盲点,德国和我国台湾学者举的例子多数是商事或投资案例,如经理鼓吹股票、地产必升值而让投资者盲目购买,对于商人和投资者而言, 行为的盗窃罪之界限。[50]诈骗罪从来都未对社会的基本秩序构成威胁,如果取消盗窃、抢劫罪,财产制度必然荡然无存,人类基本生活将无法维系;然而,取消诈骗罪虽然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2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