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还是不赘浅陋,就物权法起草当中涉及的不动产登记制度,谈谈自己的见解。一、关于不动产登记机构专家学者对于设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机构没有异议,全国主管房地产 的房地产权证书,依照本法第六十条的规定,将房屋的所有权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的确认和变更,分别载入房地产权证书。但历经十年,全国多数地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71.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它们也被称为“准不动产”。立法不应拘于形式,应将典权之标的物范围扩大至此三类动产。 也有学者建议,在权利客体方面针对抵押的规定应完全适用于典权[5], 标的范围外,还有概括性的规定,因此有些财产是否可为抵押权之标的,在学理及实践中均有待研究。其次,如机器设备等动产,没有一套有效的登记或牌照等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52.html -
了解详情
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薄之时发生效力”,而动产所有权的转让和动产质权的设立等,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自交付时发生效力。新 合同发生效力(草案第16条),同时又体现了物权法的物权法定和公示公信原则,即将物权变动的结果最终建立在交付或登记的行为上(草案第10条),从而让第三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57.html -
了解详情
共同的意思表示为基础进行的物权变动。根据我国《物权法》第 9条和第 23 条的规定,此类物权变动必须遵循物权公示原则,未经登记或交付,不发生物权变动 条规定: 动产拍卖成交或者抵债后,其所有权自该动产交付时起转移给买受人或者承受人。不动产、有登记的特定动产或者其他财产权拍卖成交或者抵债后,该不动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833.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没有限定必须采用某一种公示方法,当事人仍然具有公示方法选择的自由。例如,当事人设定动产抵押时, 没有办理登记, 而只是交付了动产,可以认为动产抵押没有 法律中并没有对典权做出相关的规定,而且在我国物权法中,根据物的排他效力,在同一不动产上不得存在两个以占有不动产为内容的物权,因而根据物权法定主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2934.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共同的意思表示为基础进行的物权变动。根据我国《物权法》第9条和第23条的规定,此类物权变动必须遵循物权公示原则,未经登记或交付,不发生物权变动的 条规定:动产拍卖成交或者抵债后,其所有权自该动产交付时起转移给买受人或者承受人。不动产、有登记的特定动产或者其他财产权拍卖成交或者抵债后,该不动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875.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定向物之取得人请求返还,但不当得利的规定并不足以保护原所有权人的利益。 四、我国物权法对物权行为理论的立法选择 我国现行民法及物权立法是否或应当采纳 日起生效。这些关于不动产物权的设立或者移转行为必须登记、而且行为自登记时生效;动产物权的设立和移转必须交付占有、而且行为自占有时转移的规定,正是物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36.html -
了解详情
。到德国民法典制定时,立法者已经不必再为封建制度的复辟而忧虑,在物权法领域大胆地拓展了当事人自治的空间,确立了物权行为理论,全面构建了他物权体系。在 双方或一方应当及时向县级以上登记机构申请变更或者注销登记。 第一百九十二条之一土地以外的其他不动产准用本章的规定。 结语 法律的背后是法理,法理的背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833.html -
了解详情
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它不动产。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 的。然而,在土地承包制推行的30多年时间,我们一直没有建立相应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按照《物权法》的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只要依承包合同即可发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024.html -
了解详情
妥当,与其他相关规定是否协调,学界有不同的评价意见。本人认为,关于从无处分权人处善意取得不动产的问题,有两种方案可资选择:其一,通过不动产登记的公信力制度解决; 制度近似、相关,但又不相同。法律对善意行为人权益保护另有其他规定的,不应再适用物权法上善意取得的规定。因此,对以下几个属于不同领域、不同性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9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