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手段就是登记。〔2〕(p54)当然在具体的物权变动中也有具体的公示方法,如在财团抵押等场合,物权法可以采用打刻特殊标记或公告等方式。〔3〕( 翻译。)在法、日民法中,不动产登记具有权利正确性推定效力也是毫无疑问的。比如,日本民法关于未经登记之物权不得对抗第三人的规定,从学理上自然应当得出只有登记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752.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上述规定区分了 ,抵押合同不发生效力,而依照物权法的规定,抵押合同是有效的,但因未办理登记,不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丙实际上未获得该房屋的抵押权。丙在债权得不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530.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上述规定区分了 ,抵押合同不发生效力,而依照物权法的规定,抵押合同是有效的,但因未办理登记,不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丙实际上未获得该房屋的抵押权。丙在债权得不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194.html -
了解详情
的利益及社会的交易安全,因此,各国无不对登记制度设有较完善的规定,德、日及我国台湾地区还专门制定了不动产登记法。各国立法在登记上多采用双方申请主义。(注:见 次请教过彭先生,特此致谢。)所以现行法的规定应予修正,在将来的物权法立法中,应明确将登记作为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并确立登记请求权制度。 李志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03.html -
了解详情
颁发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6条第2款规定:“法律规定登记生效的抵押合同签订后,抵押人违背诚实信用原则拒绝办理抵押登记致使债权人 人排斥第三人优先实现其债权)?当代民法对这一问题的答案是建立不动产登记制度,利用不动产登记的公开告示功能、普遍告知功能,告诫第三人(即可能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978.html -
了解详情
[16]但是,无论采何种主义,都无法克服其本身的矛盾。如果采登记要件主义,则没有登记的抵押合同应不生效力,抵押人不受其约束,这对抵押权人的利益保护 表现内心的意思内容为必要,乃无关于心理的行为,从而不适用关于意思表示的规定,尤其是关于行为能力的规定。[22]但是,将所有权抛弃行为归为事实行为,于理论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42.html -
了解详情
的区分,广义合同指一切基于当事人之间意思表示的协议,比如亲属法上的协议(婚约以及婚姻)、物权法上的协议(比如抵押合同等)、社团发起协议(公司发起合同 即处分人有处分权、必须进行动产的交付或者不动产登记。因为这样,买受人才能真正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所以,我国合同法的上述规定,存在着将物权取得当作债权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15.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了登记之人,结果使不动产的双重买卖成为可能,并使完成登记的受让人完全取得所有权。参见[日]我妻荣:《日本物权法》,第46~47页。 [27] 合适的。就此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6条规定:“同一动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当事人未办理抵押物登记,实现抵押权时,各抵押权人按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43.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古代社会经久不衰。 但是,在近现代社会,随着抵押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典权的担保功能已逐渐丧失。不动产抵押制度已承担了典权的担保功能,它是不移转不动产的 笔。应否废除典权制度在台湾已成为讨论的议题。我国《物权法》草案中关于典权的规定多借鉴台湾地区民法,这种规定在现在及将来是否有意义不得不令人怀疑。 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09.html -
了解详情
具体制度构建上,应当物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将其明确规定在物权法中,赋予其用益物权的物权排他效力,以对抗、限制所有权的干涉。根据物权法定原则,在物权法中 。承包经营权是一种物权,而且是依附于土地这一不动产之上,因此,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作为抵押物权必须以登记的方式公示、公信。同时,承包经营权证书在某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0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