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消灭时效而终止其效力(第194条第1项)的同时,明确规定包括已登记的不动产所有人之返还请求权在内的请求权不适用消灭时效(第902条第2项)。此种 提起债权性质的请求权(请求恢复原状),还可以依照法律关于不当得利的规定,请求返还不当得利。(梁慧星主编:《中国物权法研究》,第94页)应当说,前属论述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08.html -
了解详情
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物权法编制的体系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物权类型体系的形成。罗马法时代,虽已有了诸多具体物权形式的规定,但未抽象出 社会”之特点并考量我国农村不动产登记制度的现状和实际需要,采用农业用地承包权无需登记即可成立(且具有对抗效力),但处分该权利时须先经登记的灵活方案,笔者认为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855.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秩序和法律秩序不利。因此决定增加让与担保的规定。另一种观点是以王利明为代表的否定说,其中中国政法大学物权法课题组、余能斌教授、李开国教授等均反对 和变动必须予以公示。而且就让与担保的不同情形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1)不动产让与担保的公示方式,可直接采用不动产抵押的登记制度。只是当事人在登记主管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697.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来看,亟需从整体上重新塑造物权制度,通过完善的物权法规范来保障住宅权。 2.住宅权的调整机制不健全 从我国目前的规定来看,对住宅权的市场调整机制尚不完备,缺乏必要的制度控制措施。其中突出的问题是不动产物权变动规则比较混乱,没有全国统一的不动产物权登记程序规则和登记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636.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应当认可抵押权人享有排除妨害请求权;否定说认为,抵押权人 因没有干涉抵押不动产的占有关系的余地,所以,第三人只是不法占有,还不能说构成 对抵押权的 多的纠纷与争议。所以,笔者认为,我 国物权法应采取德国民法典的立法模式,即在“所有权”一章中详尽的规定三类物权请 求权,其他物权人能否享有物权请求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30.html -
了解详情
就是地上权的法律特征,应将地上权制度做为一种物权在民法中做系统的规定。(注:钱明星著:《物权法原理》,第293—295页。杨立新、尹艳合撰:《 个担保物权存在时,以成立先后定其效力。4.物权变动之公示原则,不动产物权之得丧变更,非经登记不生效力。5.物权行为采无因性,独立于债权行为之外,债权行为无效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16.html -
了解详情
中没有关于浮动抵押的规定,但是根据第三十四条,可以看出抵押物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不动产,这就为我国建立浮动抵押制度保留了可能性。2007年的《物权法》明确 的担保功能,不利于企业的融资。第三,对动产浮动抵押的内容规定的不足。缺乏关于设立程序、公开登记、实现程序的规定;对抵押权人保护力度不够;对导致动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3106.html -
了解详情
转让而转让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在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对不动产的抵押权转让未办理变更登记的情况。有观点认为,依据担保法第五十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金融 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受让债权后,无需办理抵押权转让变更登记手续,自然取得了担保该债权的抵押权。笔者认为,上述观点背离了我国物权法的立法精神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0937.html -
了解详情
转让而转让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在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对不动产的抵押权转让未办理变更登记的情况。 有观点认为,依据担保法第五十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金融 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受让债权后,无需办理抵押权转让变更登记手续,自然取得了担保该债权的抵押权。 笔者认为,上述观点背离了我国物权法的立法精神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0816.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则确定资源在交易主体间的流转秩序从而有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物权法通过完善相邻关系制度,有效协调权利人之间对不动产的利用关系、减少权利行使中 质押。《担保法》虽然未能完全摆脱债法色 彩,但是其关于抵押、质押和留置的规定,基本上体现了物权的内容。 从理论研究角度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学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52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