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证明责任并没有实质性地倒置给公诉方,公诉方在何种程度上承担证明责任,在什么情况下卸除证明责任、达到证明标准,这些问题在理论上很容易找到答案,但到了 时候都是确有其事,而排除证据就意味着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如果排除的是支持控方定罪主张的关键证据,进一步就可能会发生控方败诉、被告人被宣判无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942.html -
了解详情
的刑事证据立法却不会告一段落,而是刚刚步入正轨。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什么?是在曲折中前进。我国的刑事证据法发展亦无出其右,从1996年《刑事诉讼法》 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90.html -
了解详情
的死刑和无期徒刑,和盗窃金融机构罪与盗窃珍贵文物罪的入罪化的数额标准、具体法定刑的数额标准,当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同理,如果金融诈骗罪中所有的金融诈骗 和自然人犯罪的定罪标准仍存差异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从实际情况看,此种差异并非立法所造成的,而是源于司法解释的特殊规定。决定行为入罪的依据是行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63.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结论。 由此看来,在拒不坚持罪刑法定原则的情况下,法院在对被告人许霆进行定罪的过程中,其实享有了近乎恣意的自由裁量权:法院坚持认为被告人许霆具有非法 在第二份判决中对被告人许霆判处5年有期徒刑,这一改判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呢?正如绝大多数刑法学者所建议的那样,该法院适用了刑法第63条所确立的酌定减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987.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的确认及遵守。 由上可知,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打击犯罪的依据是非常不明确,毫无疑问罪刑不是法定的。关于这一点,邓小平同志曾进行反思:纠正不正之风、 体现的基本精神可以从很多角度去考察,但是从对罪刑法定原则基本内容所坚持的不定罪、不处罚这一侧重面和偏向性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罪刑法定原则所要体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698.html -
了解详情
,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打击犯罪的依据是非常不明确,毫无疑问罪刑不是法定的。关于这一点,邓小平同志曾进行反思:纠正不正之风、打击犯罪活动中属于法律范围的 所体现的基本精神可以从很多角度去考察,但是从对罪刑法定原则基本内容所坚持的不定罪、不处罚这一侧重面和偏向性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罪刑法定原则所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71.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是法律的含义既然原本如此。那么,与其相对应的犯罪构成是事实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只能从四要件论的创始者苏联学者那里找答案。库茨涅佐娃鲜明地指出这 社会危害性的行为。这种犯罪构成的功能,不仅具有司法定罪的意义,而且具有揭示犯罪本质、特征,为立法犯罪化提供依据的意义。这种犯罪构成因为是包含了应然意义的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901.html -
了解详情
却一直在刑罚论中讨论;它是影响定罪的因素却在犯罪构成中无一席之地,这些问题导致定罪情节的研究十分混乱。本文依据我国犯罪构成的体系特征,以大陆法系犯罪构成中 犯罪成立的大框架,对构成要件符合性的有无这个问题的回答,只有符合或者不符合的答案,不能回答符合到什么程度。但是,关于违法性,不仅要解决违法的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837.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司法实践基本不具操作性。第三种观点无法让人洞悉其界定公务活动的标准是什么?依法履行职责的职务行为并不能简单理解为履行公务,在私务活动中,也会存在 是当然的国家工作人员,但其从事公务又有法律上的依据,在一定情况下代表国家行使国家管理职能,故必须作为国家工作人员来由刑法调整。因此,笔者认为,刑法典这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355.html -
了解详情
,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打击犯罪的依据是非常不明确,毫无疑问罪刑不是法定的。关于这一点,邓小平同志曾进行反思:纠正不正之风、打击犯罪活动中属于法律范围的 所体现的基本精神可以从很多角度去考察,但是从对罪刑法定原则基本内容所坚持的不定罪、不处罚这一侧重面和偏向性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罪刑法定原则所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1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