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主要行为是骗,故应定信用卡诈骗罪。 (四) 李某的行为应定诈骗罪。虽然借记卡与信用卡都属银行卡,两者区别在于前者不好透支,后者可以透支,且 没有直接向李某自愿交出存款,故李某的行为既不符合诈骗罪又不符合信用卡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仍成立盗窃罪。 #p#副标题#e# 至于为什么认定为盗窃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973.html -
了解详情
电力、煤气、天然气等无体物,给所有人造成的损失与盗窃有体物没有本质区别。 【8】然而,还应该说明,财产上的权利或利益本身不能成为盗窃罪的对象 以售货员、银行职员等人员为对象使用信用卡时,便应以其行为符合诈骗罪或者信用卡诈骗罪的相关法条定罪量刑,而不能再行定为盗窃罪。同理,对于行为人将所盗窃的信用卡直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409.html -
了解详情
妥当的。例如,在A、B共同实现抢劫罪的场合,A出于盗窃的故意,B出于抢劫的而故意,盗窃罪与抢劫罪在盗窃一点上存在构成要件的重合,A是盗窃、B是抢劫而承认 假币罪的共同正犯。又如,甲教唆乙实施信用卡诈骗,乙实施了信用证诈骗的,甲构成信用证诈骗罪的教唆犯。还如,甲教唆乙用枪杀死丙,乙采用放火的方式杀死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970.html -
了解详情
,中途参与该诈骗行为,共同骗取被害者财物时,后行行为人与先行行为人均构成诈骗罪的共同正犯。(32) (2)饮酒后的甲、乙前后行走在马路上,基于抢劫目的的甲 作用,否则成立从犯,之所以以承继共同正犯来表示,其意义就在于和从犯的区别上。在单一罪的情形下,后行行为者中途介入先行行为者已经着手而尚未终了的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6233.html -
了解详情
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诈骗罪的对象是“财产”或“财产性利益”。日本最为规定利益罪的国家,立法将财产罪分别规定为财物罪与利益罪两类,作为财产犯罪 均将财产性利益作为诈骗罪的犯罪对象,此处应当区别财产、财物和财产性利益是不同的概念,一边财产包括财物和财产性利益。诈骗罪对象之所以要宽于盗窃罪对象,即盗窃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6243.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以单位名义,为单位利益,单位有关人员组织实施纯正自然人犯罪行为如贷款诈骗罪、盗窃罪、收购赃物罪、杀人罪等如何处理,学界也存在较大争议。归纳以来主要 。单位意志在单位犯罪中处于核心地位。〔10〕 (二)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区别 有种观点认为,单位犯罪是自然人犯罪再加上一些构成要件就成了单位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36.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以单位名义,为单位利益,单位有关人员组织实施纯正自然人犯罪行为如贷款诈骗罪、盗窃罪、收购赃物罪、杀人罪等如何处理,学界也存在较大争议。归纳以来主要 。单位意志在单位犯罪中处于核心地位。〔10〕 (二)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区别 有种观点认为,单位犯罪是自然人犯罪再加上一些构成要件就成了单位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39.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院以青检刑诉[2002]211号起诉书指控初被告人李宝良犯故意伤害罪、盗窃罪,于2002年11月6日向山东省青州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被告人李宝良对上述 错误认识当中,从而自愿将财物交给行为人,这也是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最大区别。诈骗罪的客观行为具有一定的客观逻辑顺序:诈骗行为使他人陷于错误认识他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108.html -
了解详情
,以比喻进行侧面论证,说理性并不充分。况且,在法律看来,人与物的区分是十分重要的区别,两者在很多方面都不具有等同性。正如有学者指出那样:依据客观 实施保险诈骗罪,也不可以利用具有特定身份的人成为间接正犯。因为:保险诈骗罪的成立,必须以行为人与被诈骗的保险人之间存在保险合同为前提,保险合同约定了投保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3456.html -
了解详情
,就有盗窃罪、信用卡诈骗罪等不同观点,张明楷教授与刘明祥教授对此展开了深入的论争。(31)刘明祥教授认为,机器不能被骗不妨碍信用卡诈骗罪的成立;刑法 究竟是诈骗还是诈欺,(63)一字之差,是罪与非罪的区别,最严重时关乎生命毕竟我国刑法中还有一个集资诈骗罪是可以适用死刑的。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有时很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196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