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并办结了过户登记。但双方均知道买卖是虚假的,真实目的不在于买卖房屋,而是用婆婆的房子作抵押从而获得银行贷款。按买卖的本质乃是出卖 该登记并进而就不动产取得权利(抵押权)的第三人(银行)而言,其已取得的抵押权不受影响,仍受法律保护。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关于善意取得的规定可作为确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3926.html -
了解详情
值得研究。笔者相信,如果双方当事人和代理律师最终选择对垒法庭的,A公司必然会援引《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关于善意取得的规定进行抗辩,以对抗何某提出的返还相应 名共有人之间存在共有关系,且支付合理对价并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的,受让人可援引《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对抗隐名共有人。但对于无处分权人操纵其控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9722.html -
了解详情
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役权以及特殊动产等物权变动的登记对抗模式。(注:根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不动产物权变动一般采登记生效,而在用益物权中占重要地位 民事审判前沿》2005年第1集,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18页。) 关于协助登记请求权,实践中主要会产生以下问题:如A将机动车出让给B,在合同当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7000.html -
了解详情
将该房屋抵押给丙银行,签订了书面合同,但未办理抵押登记。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2010年卷三多选第53题) A.房屋应归甲所有 B. 合同的效力。 选项D正确。《物权法》第31条规定,依照本法第28条至第30条规定享有不动产物权的,处分该物权时,依照法律规定需要办理登记的,未经登记,不 ...
//www.110.com/ask/question-1218015.html -
了解详情
受人仍取得所有权。出卖人只能依不当得利的规定请求返还,其地位由物的所有人降为普通债权人,丧失了其在物权法上可主张的权利。这对出卖人极为不利。由此可见 另有规定外,自交付时发生效力。这些关于不动产物权的移转须登记、动产物权的移转须交付占有才生效的规定,符合物权行为的特征。表明我国民法已经开始接受物权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406.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内涵的中国习惯法所认可的法律术语②。 关于按揭与抵押的关系,学术界存在着较大的争论,其中几个典型的观点有: 1、不动产抵押说。该学说认为,房屋按揭 抵押的,都必须经过主管部门的登记,抵押权才能设立的相关规定,经过抵押的房屋必须要到房管部门进行抵押登记才能发生法律效力。而在房屋按揭中,按揭银行通常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68.html -
了解详情
登记。人民法院依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关于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 发[2004]9号)规定[1]强制执行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国土资源部门予以协助 规定在第三编用益物权,参见《物权法》第一百三十七条第一款、第三款。 [6]同上。 [7]该条规定:在执行中,需要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47.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该条是 合同,只有经过物权登记的,合同才生效。因此,其只能理解为不符合该条规定的转让条件,房地产不能完成过户登记,但合同本身是有效的。 《物权法》的实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764.html -
了解详情
隐瞒),又将车位、车库卖于独立的业主,这时的权属如何确定,物权法第七十四条没有明确。 第二,首先满足业主需要的规定过于原则化,不具有可操作性。在一般 摊面积不予记载。不动产登记簿和权属证书作为公示的基本载体,在小区车库权利归属上并未发挥其作用,而这种回避态度使纠纷变得复杂化。在房地产初始登记的实务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440.html -
了解详情
与抛弃的过程中,都应当履行物权的公示方式,即在相应的登记机关进行登记。不经登记的,不发生物权效力。关于知识产品权的体系建构,对知识产权法和民法的 观点值得商榷,因为,它混淆了权利的客体与权利本身的区别。这等于说在不动产抵押时,抵押权的标的物不是“不动产”而是“不动产所有权”。诚然,在对知识产品进行拍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2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