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北爱尔兰有150件。 随着这些案件的判决,我们看到新闻报道中一些带有戏剧性的标题,例如,法院判决:部长违法,或者法官宣布,部长决定不合法。可是, 这项立法含义清楚、不容置疑,法院不会干涉。但2000年10月以后,法院可以依据《人权法》宣告这项立法抵触《欧洲人权公约》。参见下文5.13-5.18相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437.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的权威,而带来普通大众不主动遵守法律、对判决的不尊重等一系列不良后果;第二,在我国,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这就决定 范畴,显而易见,法律发现是法官为实现审判权所适用的方法之一。综上所述,我国司法实践中法官适用法律发现的行为是合法,其依据是法官的审判权。 作者:于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701.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的主导手段,只有不到10%的案件以判决结案。典型的和解谈判应该是由当事人自己协商,但是目前在很多情况下,协商是在法官的鼓励、中介斡旋或积极调解下 其结果很难通过价值判断和主观愿望加以限制,而只能因势利导。借助经验实证方法获得的事实依据,既可以为反思普适性原理提供一种新鲜思路,也可以准确把握调解实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79.html -
了解详情
是正义,正义以真为基础,以善为目的,以美为本质。 做法官的,对于量刑的标准,也应该用艺术的灵敏感来衡量。酌情酌理,务使能恰到好处。当然美是一种 谋取不正当利益,所以行为人不构成行贿罪,相应地,接受财物一方也就不构成受贿罪。这种判决理由在以下方面值得商榷: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不是仅仅指谋取本人的利益,谋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01.html -
了解详情
所以,任何法官的意见本身就是一篇法律哲学,即使这种哲学隐而不露,即使显而易见的推论充满了条文引证和事实罗列。法理学是审判的一般部分,是任何法律判决的无声 明确性。就可预测性来说,人们一般都理解自己文化背景中的行为的基本原则、政策或道德,既然法律依据的是这些根据,人们当然也可以依赖这些根据知道自己的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008.html -
了解详情
重要的是前三种含义,其中,第三种可以归入第一种,因为它是在事实关系内部做出推断所依据的情况,本身仍然是一种事实。佐立治人先生把规范性的情理解为 关系与宋代司法的现实构造联系起来,法官与诉讼方通过情理法的判案思维构建起一种特殊的达致公正的桥梁,对于最终的判决来说,无论是规范基准,还是事实基准,表面上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731.html -
了解详情
规则、意见证据规则、品格证据规则和特免权规则等。第二,英美法系国家不遗余力的规定证据排除规则,明确证据可采性标准,还与其诉讼模式有关?奉行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 可靠的基础,才是正确的判决,判决的权威也是因判决的正确性而确立。因此,法官尽一切可能发现案件真实是至关重要的。所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663.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且原告同意并申请撤诉,是否准许由法院裁定。这是都是协调的法律依据。[17]除此之外,还有从诉讼文化、法律传统、当下国情、政策导向等方面, 判决不合适使用时采用的判决,判决的基础性事实和法律都是建立在行政行为合法或者违法这种二元结构之上。 [10] 如何海波博士敏锐发现:行政法官们对《行政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803.html -
了解详情
因为库克法官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法官就完全相信他,重要的是看他审理的过程,他所认定的证据,他所依据的法律或者法理,最终作出的判决。 我们再作进一步的 的研究,又有责任心,他可以就此案件写出法律意见书,递交到能够启动立法程序的人们的手中,以期在下一次人大会议审议刑法时作出修改,或者请全国人大作出法律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714.html -
了解详情
在判决的依据方面。地方官审案时,虽然也要传唤证人,调取证据,但这只是为了使他本人对案件真相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因为在清朝,“法官并不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p92-93,转引自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第322页。 [56]《海瑞集》,第599页,转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2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