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分则中规定的数额较大并不是犯罪既遂的要求,而是犯罪成立的情节要求,如盗窃罪中只要着手实施了盗窃较大数额财产的行为就构成犯罪,而不论行为人是否盗窃较大 是可能会发生死亡的结果,所以甲主观上不是间接故意,而是直接故意,因而在此案例中不存在间接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那么,该理论所提出的间接故意犯罪中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000.html -
了解详情
。特别是有关法律事实,其区别非常困难,事态亦极为严重。 [9](P104)本文日本两案例判决的争议,也正说明了如何区分事实错误和法律错误,在学界远未达成共识。 有明确的认识。当然有人可能反驳说,没有认识到是枪支而盗窃的,通常认为是定盗窃罪而不是定盗窃枪支罪。这或许可以认为因为前者是法定犯,后者是自然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328.html -
了解详情
在古老的法规那里看到法律实践偏离法律条文的变化。 [24] 从国外刑法规定上看,盗窃一支铅笔构成盗窃罪,骗取一张报纸构成诈骗罪,砸坏他人普通水杯构成故意毁坏财物 故意伤害罪,一般的骂人也会构成侮辱罪,如此等等。我们也能看到类似案例。但是,符合国外刑法分则规定的构成要件且具有违法性、有责性的行为,在现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665.html -
了解详情
,陈兴良教授例举了下面两个鲜明的案例: 案例一:据报道,2000年在中国居住的德国人一家四口,被入室盗窃的四个中国人杀害,按中国法律,这四 年有期徒刑。对其中的受贿罪,法院判决认定其受贿数额为17.6万,判处15年有期徒刑。 案例二:据2002年11月2日《人民法院报》载,中国光大集体原董事长朱小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26.html -
了解详情
明楷教授〈关于许霆案的思考〉的分析》//blog.sina.com.cn/s/blog_554b1c9501008nva.html。 [1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 [1998]4号第一条。 [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269.html -
了解详情
对财物的理解:民法上财物包括财产性利益的观点亦适用于刑法。司法实践中,盗窃他人不加密码的存折,我们亦是作为盗窃罪来处理的。实际上,银行存折并不是一 勒索罪具有空间的位移特征。行为人绑架他人作为人质,指定时间地点要求他人交付财物。案例中这样当场暴力胁迫取财的行为更符合抢劫罪的本质特征。从民法角度理解,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74.html -
了解详情
县公安局派公安人员杨某男扮女装,诱捕犯罪分子。当晚,被告人叶某正准备去县农机厂盗窃废铁,途中遇到杨某,即起强奸之念。叶从后面扑上去,掐住杨的 现在这儿,他必须在刑法的保护功能和惩罚功能之间找到平衡点,而且也同样必须在不同的案例中做出不同的倾斜。现代文明告诉我们,刑罚的保护功能更显重要,刑罚的惩罚功能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36.html -
了解详情
在饮“五粮液”白酒,遂带至所中审查,并由此挖出一件重大系列盗窃案件;还有一件案例讲的是湖北某县的县长为阻止其所包“二奶”与他人结婚,主动补偿 在确定“差额巨大”的标准上,要结合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现实,借鉴盗窃犯罪数额、标准确定的方法,授权省级地方法院、检察院具体规定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差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68.html -
了解详情
上将其作为法条竞合的最后一个类型,用来网络不属于特别关系和补充关系的案例,把吸收关系作为蓄水池(Sammelbecken)来看待。但是对此已有学者提出不同观点, 最后,应当以不可罚的事前、事后行为替代吸收犯。不可罚的事前行为如盗窃他人钱财之后,在被害人向行为人索要时,以暴力、胁迫的方式免除财务返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8200.html -
了解详情
,则由于B并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因此,B的行为无论如何不能够认定为盗窃罪。既然B盗窃1万元的行为不能够认定为是犯罪,那么按照平面犯罪构成的理论,显然无法对1 ,而并不是阶层论所谓的实质的不法者。 阶层犯罪论支持者还经常列举的另外一个案例是窝藏罪,《刑法》第310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89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