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某应该知道李某在渠中很危险,对于自己先前向恋人刘某提出分手而致使其情绪失控跳渠自杀的行为,他负有积极避免恋人刘某死亡危害结果发生的义务,且也有 能力人,对自己的行为已具备完全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她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跳水自杀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不利后果,而且对这种不利后果,她也完全有能力加以控制予以避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112.html -
了解详情
亲办案例 2008年8月,嫌疑人张某因女友李某提出分手而怀恨在心,欲杀死李某,然后自杀。当晚,张某携带一把剪刀,又购买了一把菜刀、绿色的绳索 投案,到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的,应当认定为自首。 一、被告人张某故意杀人后自杀未死,打电话报警行为符合视为自动投案的情形。 《自首立功司法解释》第一条第二款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1523.html -
了解详情
姚家居住。2013年8月,刘某全发现王某彩与其他异性频繁联系,并欲与其分手,双方因此产生矛盾。8月23日晚,王某彩执意要与刘某全分手,二 某彩系被钝器重复打击头面部所致重度闭合性颅脑损伤死亡。【案件焦点】报警后自杀未遂被动到案能否认定视为自动投案。【法院裁判要旨】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7292.html -
了解详情
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李某不负法律责任。张某属于服毒自杀,虽然李某没有及时对张某施救造成了其中毒时间过长,抢救无效死亡,但是 按照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原则,李某无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另外,被告人提出分手与死者的服毒自杀无必然的因果关系。被告人与被害人的恋爱关系不是一种法律行为,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957.html -
了解详情
也有一些极端的情况发生,诸如情侣吵架后女方一气之下跳楼身亡、恋人闹分手时女方当场自杀,男友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下面是两起真实案例 犯罪,但是由于双方属于男女朋友关系并且共同居住,一方对于另一方因为吵架引起的自杀行为存在诱导因素和相应的劝阻义务,如果没有履行劝阻义务则存在过错,需要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9510.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法院网讯 (赵静 王超)2010年,患有抑郁症的19岁儿子不堪生活重负,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儿子的意外去世让这对争吵多年的夫妻对婚姻 结果,经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审理,妻子在法官的劝解开导下撤回上诉,双方和平分手,结束了长达22年的事实婚姻。江西祥昀律师事务所邝宪平律师,电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4143.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的发生。笔者认为,本案杨某间接故意的情形即属于第二种。杨某为了达到与刘某分手这一非犯罪目的,而放任刘某跳渠死亡的危害结果的发生。 其次,故意杀人罪客观方面的 主要是由于在本案中其与刘某存在恋爱关系,其与刘某在大渠边相会,其提出分手事宜,刘某便翻过大渠栏杆要跳大渠,并有异常表现的这一特殊场合下,公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931.html -
了解详情
答:知道他正在实行自杀而不予救助(现场或者能够救助的其他地点),属于不作为故意杀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否则,不承担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422.html -
了解详情
的事实。被告人供述被告人供述其与项甲相恋,发生性关系致项怀孕,后提出分手,项曾欲自杀,9月5日下午,项到其宿舍吵架,其发现项不对劲可能喝了毒药 认为,被告人李甲与被害人项甲在恋爱期间发生越轨行为,在项甲怀孕后,被告人李甲提出分手,在争吵中,致使项甲产生服毒轻生的念头,被告人虽没有用言语刺激项甲服毒,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093.html -
了解详情
了一个孩子。其实,从案发后,何某帮助被害人换衣服、留下联系方式在纸条上、要求自杀等行为都可以看出何某是深爱着被害人的。导致本悲剧的发生是因为被告人受不了朱某 撇下幼小的女儿以被告给不了其想要的生活而坚决提出分手,这才导致悲剧的发生。从被告人杀人后再自杀的心理可以推断得出其平时应该是受到了很大的折磨,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42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