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样,修订后的刑法典最终以遗忘物取代遗失物,是慎重考虑的结果,不存在立法疏漏问题;物主对遗失物较之于遗忘物在控制程度上明显要低,侵占遗失物较之于侵占遗忘物 将赃款悉数退回,其行为与侵占罪的拒不交出要件规定不符。(二)猜中他人存折密码非法提取存款的行为属于冒用骗取,而非秘密窃取,应以诈骗罪定罪处罚。首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865.html -
了解详情
分理处用张某的密码诈取了其名下的7元存款。张某同时承认,自己曾在无意中将存折密码外泄过。2007年12月,张某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法院判令银行兑付被诈取走的 也不是对银行的免责条款。故应判决支持张某的诉讼请求。 三:本案的焦点问题是:张某7万元的存款被他人骗取是谁的过错?从双方订立的储蓄合同关系而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971.html -
了解详情
了朱某的手机号码,于是他便将手机号码后的六位数作为密码输了进去。巧得很,朱某的存折密码正是这六位数,为此,程某在此银行取出了200元后 就可以作为财物认定了。 我们之所以分析非法持有他人的银行卡或存折属不属于财物问题?目的是要证明非法获取他人的存折和银行卡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构成盗窃罪。因为,构成盗窃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948.html -
了解详情
是谁的过错从双方订立的储蓄合同关系而言,存款人有不得将密码泄露的义务,而尹丽违反合同义务,将存折密码泄露给他人,是存款48000元被骗取的主要原因,故尹丽 合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我们认为,这一司法解释的意义不仅在程序问题上,同时在实体上也是有意义的,那就是它确立了银行是被骗取的对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3353.html -
了解详情
是谁的过错从双方订立的储蓄合同关系而言,存款人有不得将密码泄露的义务,而尹丽违反合同义务,将存折密码泄露给他人,是存款48000元被骗取的主要原因,故尹丽 合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我们认为,这一司法解释的意义不仅在程序问题上,同时在实体上也是有意义的,那就是它确立了银行是被骗取的对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9498.html -
了解详情
交付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提供数额较大的财产性利益,本案中被害人无奈告知存折密码同交付数额较大公私财物还是有一些区别的。被告人之所以能要挟被害人,源于被告人 行为,而正如被告人所说是捡的东西,那么,被告人的敲诈行为也就是个民事纠纷问题,根本就谈不上犯罪,至多是治安处罚。因此,对被告人定敲诈勒索罪不太合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4324.html -
了解详情
交付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提供数额较大的财产性利益,本案中被害人无奈告知存折密码同交付数额较大公私财物还是有一些区别的。被告人之所以能要挟被害人,源于被告人 行为,而正如被告人所说是捡的东西,那么,被告人的敲诈行为也就是个民事纠纷问题,根本就谈不上犯罪,至多是治安处罚。因此,对被告人定敲诈勒索罪不太合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090.html -
了解详情
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提供数额较大的财产性利 益,本案中被害人无奈告知存折密码同交付数额较大公私财物还是有一些区别的。被告人之所以能要挟被害人,源于被告人 为,而正如被告人所说是捡的东西,那么,被告人的敲诈行为也就是个民事纠纷问题,根本就谈不上犯罪,至多是治安处罚。因此,对被告人定敲诈勒索罪不太合 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836.html -
了解详情
财物的,即本案侵犯了谁的财产所有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不能即时兑现的记名有价支付凭证、有价证券、有价票证或者能 支付存款,银行只须负普通人注意义务即可。也就是说,本案程剑是以秘密方法试探存折密码,从而从储户周国的控制之下取出存款,而不是从银行的控制之下骗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966.html -
了解详情
一栏中,同时签名为骆某、周某,并在凭条上注明了存折密码。骆某在一审庭审中,对于存折如何会在周某手中表示不清楚,并称曾多次向被告催讨, 的系统化、法典化晚于诉讼法,在实体法中直接规定证明责任分配的条文极少。有关不当得利的问题,虽然在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17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