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缺乏象德国那样丰富而繁荣的学理研究;纵使法国启蒙思想家和大革命力倡自然法的诸原则(革命的目的之一和民法典的制定的动机正在于实践自然法 出版社.1997.再版前言.17-21.186. [8]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再版前言.17-21.186. [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139.html -
了解详情
,充分体现中国特色,才能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才会是一部具有生命力的民法典。 第五,主体的能动作用 民法典的制定条件是否成熟,不单纯是指事物的 关注的是后人对我国未来民法典所做的效果评价。法国民法典的精神主宰了19世纪的各国民事立法,德国民法典在20世纪影响广泛。但是否在立法之初,立法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316.html -
了解详情
,准确地说应该是始于1869年。即在江藤新平主持下以翻译法国民法典的方式进行的民法典编纂。这种编纂工作尽管没有因江藤本人在征韩论中败北被迫下野 新法典进行解释和适用基本上可以延续使用以往的理论,因此法典与固有法之间具有连续性。 在日本,因为民法典的制定采用的是原封不动的输入,其内容与土著法规范以及文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99.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国文学著作。这对法典在法国民众中的普及和在域外的传播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10]可见,就法国民法典的制定过程、立法者价值取向、立法编制体例、方法 、系统化的法典化编篡成果,无疑是将罗马法传统与近代理性传统、社会现实相结合的产物,也是近代民族国家从政治统一走向法律统一、创建民族国家独立法律制度的产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228.html -
了解详情
虽然,各民法典均具有总则,然其内容规定具有不同之处。 以深受《法学阶梯》影响下的《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民法典编纂体例,虽然一般都具有独立于各分则的序编, 译评》1998年第1期。 [192] [德]K.茨威格特、H.克茨:《瑞士民法典的制定及其特色》,谢怀栻译,载《法学译丛》1984年第3期,第25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910.html -
了解详情
rde 13 (Hans-Jochen Vogel JosefEsser eds, 1977) [36]参见张礼洪:《民法典的分解现象和中国民法典的制定》,载《法学》, 2006(5)。 [37] Maria LuisaMurillo, Forma yNulidad delPrecontrato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637.html -
了解详情
,契约条款本身就已经规定了应该遵守的法律。 (2)法国民法典的内容对继受罗马法法律概念及思想的体现 法国民法典作为在近代民事立法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 人民出版社,1994:75-76. [20]苏亦工.得形忘意:中国当前制定民法典的前鉴与省思[J].美中法律评论,2004(1):12. [21]王泽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456.html -
了解详情
Justizbeh rde 13 (Hans-Jochen Vogel JosefEsser eds,1977) [12]参见张礼洪:《民法典的分解现象和中国民法典的制定》,载《法学》, 2006(5)。 [13] Maria LuisaMurillo, Forma yNulidad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698.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主体资格。[101]所以追求个人主义的《法国民法典》,不仅将主体地位呈献给个人,而且还在个人这里取消差别。《法国民法典》制定的背景,是在1789年 人—如个人主义思想者——来说不免发生龌龊,但是反过来,法人主体论者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理由为自己辩护,我们可以以什么标准进行评价呢?实际上,各种人类思想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03.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当然,他们所谓倡导的从实际生活的经验出发,以理性思维的方式制定合适不同主体的法律规范的主张,对法国民法典的制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但与善于思辩的 大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23]参见(德)马克思韦伯:《论经济社会中的法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1998年9月版。[24]参见(德)马克思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3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