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1年版),在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的1400多篇有关举证责任的文章中,较少有人将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予以区分。虽然陈刚在其专著《证明责任 证明责任的分配 在诉讼证明中,决定证明责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同类型的证明,证明的责任也不同。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诉讼证明分为许多类型,限于篇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98.html -
了解详情
或消极事实、消极事实并不一定总比积极事实难以证明,并基于此,以对消极事实一律不承担证明责任作为证明责任的分配标准,也是不恰当的。然而,以对消极事实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释解与适用》,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⑥史德海《试论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及证明责任分配》,载《疑难案例实务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072.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影单追究刑事责任的标准。二、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应当对其控诉承当证明责任。在自诉案件中,自诉人处于原告的地位,独立地 更趋向于:判断刑讯逼供问题应该如何分配证明责任,要注意区分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与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是指对刑讯逼供事实向法庭提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095.html -
了解详情
裁判中的警察作为证人出庭作证的问题。第三节 如何证明刑讯逼供行为的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在证明责任部分论证了在与刑讯逼供有关的程序性裁判中奉行举证 以来发生的一系列看守所、审讯室非正常死亡案件更是引发公众的广泛争论。这种司法实践与理论研究严重背离的现象尤其应当引起法律学人的深刻反思:理论研究是否已经足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30.html -
了解详情
鉴定 犯罪构成 我国的刑事司法鉴定启动制度存在控方权力过大,启动权分散、证明责任与鉴定启动权无法衔接等问题。重新分配鉴定启动权、构建强制司法鉴定机制以及 正常人,被告人的行为一旦符合犯罪构成要件,控方证明责任就完成,缺乏消极要件的犯罪构成成为控方入罪的有力标准;是否存在精神病的争点系被告人提出,按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62.html -
了解详情
除了概然性说主张主要以概然性考量为基础,以事物的概然性为标准分配证明责任外,其它证明责任分配学说如规范说、基础事实说、特别要件说、因果关系说、消极事实说 春华主编:《民事证据法专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6页;陈刚:《证明责任法与实定法程序的维护》,载于《现代法学》2001年第4期,引自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552.html -
了解详情
资源。然而在我国,无论是民事诉讼还是刑事诉讼所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当事人的证明责任与法官的职责的划分问题。在诉讼中,法官的职权强甚至超强,当事人的主体性 正当的司法认知程序,有助于法官对司法认知对象的公知、公认性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保证司法认知对象的客观真实性。 综上所述,司法认知的主体是法官,司法认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585.html -
了解详情
.John.H.Langbein在追溯英国对抗制刑事诉讼起源时,就曾使用大量史料证明,18世纪之前的英国刑事司法模式基本上可以概括为让被告人陈述的审判(accused 法学研究的主要领域集中于诸如证据的收集、运用与审查判断,证明对象、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以及证明力、证据价值和证据效力等,而且,其中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978.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双方的法律行为来说,双方作出的意思表示是否一致,是衡量法律行为是否成立的标准。当然,对于实践性法律行为而言,除了意思表示以外,标的物的交付行为也是其 。如原告依据买卖合同主张给付价金,应就双方当事人就买卖标的物与价金达成一致负证明责任。至于做出意思表示时存在重大误解或者一方当事人处于无行为能力状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672.html -
了解详情
时必然伴生的一种负担,是自己任意选择的结果。证明责任与举证负担主要存有以下区别:一是责任主体不同。承担证明责任的主体是控方,承担举证负担的主体是辩方 控方证明他持有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财产。控方的证明责任的证明标准并未降低,即仍应达到犯罪事实、情节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9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