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消极事实”、“消极事实并不一定总比积极事实难以证明”,并基于此,“以对消极事实一律不承担证明责任作为证明责任的分配标准,也是不恰当的”。然而,“以对消极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释解与适用》,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⑥史德海《试论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及证明责任分配》,载《疑难案例实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75.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1年版),在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的1400多篇有关“举证责任”的文章中,较少有人将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予以区分。虽然陈刚在其专著《证明责任 证明责任的分配 在诉讼证明中,决定证明责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同类型的证明,证明的责任也不同。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诉讼证明分为许多类型,限于篇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711.html -
了解详情
时必然伴生的一种负担,是自己任意选择的结果。证明责任与举证负担主要存有以下区别:一是责任主体不同。承担证明责任的主体是控方,承担举证负担的主体是辩方 控方证明他持有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财产。控方的证明责任的证明标准并未降低,即仍应达到犯罪事实、情节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47.html -
了解详情
时,才会对法官的裁判结果产生直接影响。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来进一步说明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的不同。假如在一个离婚诉讼中,女方以不堪忍受丈夫的酒后虐待提出离婚 证明责任概念认识上的模糊所导致。由于没有证明责任的分配标准,证明责任的分配就只能听从法官的主观随意。在具体案件审理中,当出现作为裁判的事实真伪不明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030.html -
了解详情
中孕育保障人权理念。为司法人员在实践中把握疑罪从无原则提供一个可操作性的标准。 证明责任的分配是一个民事诉讼法上的概念,是指当双方当事人穷尽一切手段都无法 的证明责任则称为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主观的证明责任又包含主张责任和提出证据的责任。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与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在民事诉讼中具有同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322.html -
了解详情
,是证明责任分配的例外情况。证明责任倒置并不能改变举证责任与不能举证结果的因果关系,在责任倒置后不能完成证明责任的一方当事人,仍然要承担败诉的后果。 如果在 要证明自己的行为根本不会带来危险,否则,在食品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情况下,就应当承担危害公共卫生罪的责任。在诉讼中,法院也并不必然要求控方证明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609.html -
了解详情
能以事实不清为理由拒绝裁判,只能依据某一标准认可或否定一方当事人的主张,这就产生了证明责任的分配问题。 例如,成某与刘某口头约定由成某为刘某运送水泥 的货款后又交给高某4800元外,没有提供出任何证据来予以证实,至此,提供证据责任与证明责任都在刘某一方,法官关于刘某是否已向成某偿付原欠款4800元的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164.html -
了解详情
中孕育保障人权理念。为司法人员在实践中把握疑罪从无原则提供一个可操作性的标准。 证明责任的分配是一个民事诉讼法上的概念,是指当双方当事人穷尽一切手段都无法 的证明责任则称为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主观的证明责任又包含主张责任和提出证据的责任。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与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在民事诉讼中具有同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245.html -
了解详情
分层学说及其意义长期以来,英美法学者对证明责任的概念、证明责任的分配及其依据、证明责任可否转移、证明程度的标准等证明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其中,证明 责任两层含义合在一起,才构成证明责任概念的全部内容[1].在我国,关于证明责任的概念以及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的关系,可谓众说纷纭,远未取得共识。长期以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71.html -
了解详情
未决羁押,应当通过司法解释等形式进一步明确办案机关对羁押理由是否具备的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 【作者简介】 罗海敏,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讲师。 【 页。 [40]同前注[35],第99页。 [41]孙长永:《侦查程序与人权比较法考察》[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199页。 [42]同前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55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