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认同。因此,对于具有法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的犯罪分子,一般不应适用死刑立即执行。正是基于上述考虑,二审在全面审查案件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对被告人 捅数刀,致其心脏破裂失血性休克死亡。一审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李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告人李某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经济损失人民币131274.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719.html -
了解详情
写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 三、关于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出庭作证 死刑二审案件开庭审理,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出庭作证,不是简单重复一审法庭陈述 也进行了明确,第二审人民法院在庭前审查阶段就应当及时查明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被告人是否委托了辩护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应当告知被告人可以自行委托辩护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852.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应做到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排除一切合理怀疑,否则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一切合理怀疑是指:(一)现有证据不能完全涵盖案件事实;( 观点所认为的西方国家排除合理怀疑只能达到95%-99%准确率的说法,笔者认为只要是正确执行排除合理怀疑的标准,对于有罪判决的定罪事实部分是能达到100%的,当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389.html -
了解详情
应做到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排除一切合理怀疑,否则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一切合理怀疑是指:(一)现有证据不能完全涵盖案件事实;( 遗书催人泪下,载《南方周末》2001年8月24日。 [8] 详细案情参见四次死刑,十年冤案待昭雪关于承德陈国清等冤案的呼吁,载//hi.baidu.com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629.html -
了解详情
将其作为酌定量刑情节明确向法庭提出,要求对被告人酌情从轻处罚,并建议不适用死刑。 三、出于义愤杀死自己家属的。 这样的情况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大义灭亲:家庭 罪行极其严重的程度。因此,对于间接故意杀人的犯罪,一般不应对被告人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辩护律师在办理间接故意杀人的案件时,应从被告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598.html -
了解详情
重新审理案件以后所作的判决可以判处重于原判决的刑罚,甚至改判死刑立即执行。轰动全国的刘涌组织、领导黑社会组织案,就是在检察机关没有抗诉 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注释】 [1] 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统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权有关问题的决定》(2006年12月1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718.html -
了解详情
夏勇。走向权利的时代[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240—241.②胡云腾。死刑通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282.①而这种认识和做法又导致司法实践中杀人太多,如江西黄涛黑社会性质一案,一审法院仅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就达12人,一案而杀十数人,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件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50.html -
了解详情
可大大减少。根据刑法48条第二款的规定,死缓与死刑立即执行的界限是“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这一同义语反复式的界限极为模糊,一般认为应 庇尔,革命法制和审判[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6 [7] 黄太云,增加死刑能否遏制犯罪 [J], 北京: 法学家,1994(4) [8] 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83.html -
了解详情
转化型犯罪中的致人死亡,应仅指故意致人死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死刑立即执行案件部分核准权继续下放的司法解释,因严重违反现行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 [3]邱兴隆主编。比较刑法(第一卷死刑专号)[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 [4]张明楷。刑法学(第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51.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法》第200条第1款的规定报请复核,即:“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 方式,不传唤当事人和证人。但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规定,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时,必须提审被告人。对死刑立即执行案件复核后的处理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复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338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