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案依据的诉讼证据的必经环节,参与质证是当事人在诉讼中的一项重要权利。法院把未经质证的证据材料作为定案根据,表明法院的行为背离了诉讼程序的基本要求,是 收集。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12月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哪些情形属于应由法院调查收集的证据作了细化,并对申请调查收集证据的方式和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83.html -
了解详情
提交文件等。仲裁庭不受制于当事人关于采纳证据的申请。[11] 厘定了仲裁证据的概念,再来看看何谓仲裁证据制度。仲裁证据制度者,无非是一套以仲裁证据 ,这些规定并不必然完全适合仲裁理念,具体而言: 首先,民事诉讼法对于书证收集程序上有人数的要求,规定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由两人以上共同进行并且,调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79.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排除规则的基本要求,也是它区别于其他证据排除规则的关键之所在。[1] 早在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就在一份司法解释中规定了排除非法证据的原则。根据 避免被告方滥用诉讼资源,无根据地行使诉讼申请权,以至于造成诉讼的不合理拖延。同时也是为了引导被告方提前做好调查收集证据的准备,以便有效地行使诉权,从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90.html -
了解详情
的有效参与至关重要。基于程序正义的平等武装要求,理应赋予辩护方在侦查阶段获取证据的权利。侦查机关拥有强大的国家后盾,调查能力远胜于辩护方,如果立法 博士生。 【注释】 [1] 有关律师获取证据的权利规定于新《律师法》第35条,该条规定:受委托的律师根据案情的需要,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05.html -
了解详情
的认定同样适用于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自行收集证据和人民法院调查收集的行为。 最高法院法复(95)2号批复认定秘密录音属不合法行为。也就是说,即使秘密录音 则因再审不能改变已生效的正确判决,故可在驳回申请的同时告知该当事人可持新的证据另行起诉。 (二)完善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制度,正确处理法院取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079.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时,才由人民法院出面 调查收集证据。因此,当事人所举证据质量如何,是否符合审判案件的要求十分重要。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应当从 大改变,诉讼关系也逐步理顺,审判人员也都基本认识到当事人举证与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区别,但强调当事人举证之 后,一些审判人员又陷入了过份依赖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533.html -
了解详情
一个明确的法律规定,解决了当事人一些举证难的问题,也为民事当事人收集证据提供了一条正确的通道。 (三)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 获取证据的保障机制。在这方面有必要借鉴英美法中的证据公示制度,法院可根据一方面当事人的申请,强令被要求提供证据的当事人或第三人向对方提供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174.html -
了解详情
机构获得相关数据,而不会依申请调查收集证据,遑论依职权主动调查收集相应的证据。 这一点也得到了有关程序立法的呼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 导致法院运用自由裁量权,对当事人的申请不予准许。更何况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取证还有一个比较苛刻的期限要求,过了这一期限,再申请法院取证几无可能。可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94.html -
了解详情
的其他材料,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尽管如此,法院还是拥有较大的依职权或依申请调查收集证据的弹性空间。尤其是,因为可能有损国家利益 时出示,听取当事人意见,并可就调查收集该证据的情况予以说明。质证程序所要求的质疑与辩驳,对于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的证据莫名其妙地被省却。在我国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92.html -
了解详情
所限或出于非正当目的,变通现行规定可能背离公平正义之目标。 而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的证据,依据现行规定包括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须 。 其三,建议立法适度扩大人民法院调查取证的范围,以实现实质正义。由当事人举证代替法院包揽诉讼的做法,完全符合现代司法的根本要求。但是,当事人举证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89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