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顺利解决。[19]的确,民事诉讼中的处分权原则体现了意思自治的精神,也赋予了当事人合意的正当性。只要处分的范围是法律规定的内容,合意不违反法律的 年5月17日第5版。 [28] 参见何家弘:《测谎结论与证据的有限采用规则》,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2期。 [29] Frye v. United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59.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的这种处分权有利于具体情况下个别正议的实现。由当事人在调解书中的自由处分带来的与判决结果的差距是合理的,它也符合正义之要求。 (二)查明事实 [10] 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3页。 [11] 徐剑虹:《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改革构思》,载胡锡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431.html -
了解详情
。鉴定是借助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专门性问题作出认识判断,而审判认定是在民事诉讼程序中运用裁判规则对争议事实进行认识判断。在社会分工中,对专门性问题 的相关问题一般不得进行调解和适用自认规则及当事人处分原则,尤其在身份确认以及民事行为能力确认的案件中,涉及到亲子鉴定、法医精神病鉴定问题,人民法院不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076.html -
了解详情
提出上诉,上诉法院是否应当对其上诉进行审查呢?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处分原则,当事人对其享有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可行使也可放弃,只要不违反法律的 /10/131150.shtml,访问于2008年9月26日。 [4]张卫平主编:《民事诉讼法必读资料》,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32页。 [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713.html -
了解详情
提高诉讼效率。但现行民事诉讼制度没有此项规定,实践中均由法官决定当事人的争点和审理对象,不符合当事人意思自治和法官中立原则。 4、缺失审前调解程序的 、建筑工程结算纠纷案件、房屋质量纠纷案件等。 (3)审前调解程序的启动。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采取的是有条件的当事人处分主义,即当事人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621.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附属问题解决机制弊端凸显:第一,有悖诉讼经济原则。一个民事纠纷的解决,从民事诉讼的中止到行政诉讼的启动再到民事诉讼的恢复,甚至进入再审程序,程序的 。即关于确认或者形成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处分或者裁决的诉讼,但根据法令的规定以其法律关系当事人的一方为被告人诉讼。在形式当事人诉讼中,相对人以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369.html -
了解详情
第七章有专章作了规定,最高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试行)》第六部分有详细规定,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77 共同的使命,但是,两者在适用范围上应有必然的区别。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实行的是当事人处分原则,受害人是否诉、怎样诉、诉什么有着决定权,这种处分权作为受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04.html -
了解详情
为数人,其中一人提出管辖权异议,其他共同被告没有提,该异议被裁定驳回后,没有提出管辖权异议的共同被告对裁定不服提出上诉,上诉法院是否应当对其上诉进行审查呢?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处分原则,当事人对其享有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可行使也可放弃,只要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该处分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73.html -
了解详情
奠定并明确表述了它所遵循的“指导诉讼的基本原则”,其中尤以有关当事人主义的表述最为突出。所谓“当事人主义”主要是指,民事诉讼的提起与继续完全依据当事人的 之外主动收集证据,当事人有权处分自己的可以处分的权利,等等。 2. 法国把诉讼权利作为法律赋予的不可剥夺的一种政治权利在《民事诉讼法典》做出了明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7.html -
了解详情
就奠定并明确表述了它所遵循的“指导诉讼的基本原则”,其中尤以有关当事人主义的表述最为突出。所谓“当事人主义”主要是指,民事诉讼的提起与继续完全依据当事人的 之外主动收集证据,当事人有权处分自己的可以处分的权利,等等。2.法国把诉讼权利作为法律赋予的不可剥夺的一种政治权利在《民事诉讼法典》做出了明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1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