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因权利人的涂销行为,使其不再享有对该前手追索的权利,因此,中间背书人应该一同免除票据责任,才符合公平原则。(注:见张文龙著《票据法实务研究》 条,台湾票据法第51条。)尽管英国与德国、日本以及日内瓦统一票据法有关承兑涂销的原理总的来说取值一致,即付款人只有在承兑行为尚未完成,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前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12.html -
了解详情
票据出质亦然,质权人虽然不能行使票据上的权利,但取得一般债权质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0]32号) 发生在股份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中,但是自《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的股票”以及我国股票实行无纸化交易以来,股份回购交易实际上已经较少发生。目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21.html -
了解详情
。 1、追索权是持票人履行了一定形式的保全手续以后才能行使的权利。 2、追索权具有选择性,持票人可以不依票据债务人的先后顺序,而对任意一个、数个或全体 其他有关的证明。拒绝证明是用以证明持票人曾依法提示承兑或提示付款而被拒绝的一种法律文书。《票据法》把持票人提供拒绝证明和退票理由书作为行使追索权的通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0738.html -
了解详情
起到重要作用,然而部分企业及金融机构为了掩盖信用风险、隐藏信贷规模,借助互联网票据理财业务这一种新型金融创新业务来逃避监管,因此我国监管当局应当针对互联网 ,如何明确互联网票据理财业务参与主体之间的责任,也尤为重要。随着监管制度的不断出台及完善,监管当局有必要进一步划清各方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如发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2380.html -
了解详情
逻辑推导,发现这两种假设均不符合票据法原理,得出票据法第十条不具任何票据法意义的结论。[5] 其次,上述讨论集中在票据法第十条第一款不符合票据法无因性上,但鉴于 性票据,一经承兑,银行不能以违反票据法第十条第一款为由拒绝付款,持票人的权利不受票据交易背景影响,只是承兑银行需负相应责任。就违反原则的后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2369.html -
了解详情
票据,票据的流通就没有发生。受让人没有获得本编规定的权利而仅享有部分受让人的权利。对此条的解释认为,票据的诉因( 金额) 不能被分裂。任何旨在向当事人移 付款中的部分付款,我国《票据法》第54条规定:持票人依照前条规定提示付款的,付款人必须当日足额付款。可见我国《票据法》也仅规定了全部付款,不承认部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3402.html -
了解详情
第二十七条第一款, 持票人可以将票据权利转让给他人, 或者将一定的汇票权利授予他人行使.第三款, 持票人行使第一款规定的权利时, 应当背书并交付汇票.第三十七条, 背书人以背书转让汇票后, 即承担保证其后手所持汇票承兑和付款的责任.背书人在汇票得不到承兑或者付款时, 应当向持票人清偿本法第70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3396.html -
了解详情
确认之诉不可行。另一方面,除权判决虽规定于非诉程序中,但实质是在发生权利争议后提起的诉讼。从这个角度上看,撤销除权判决之诉可以采用普通诉讼程序的规定。 ,且请求对象仅限于付款人或承兑人,不能及于全部票据债务人。因为针对其他票据债务人而言,其已经通过转让票据的行为履行了合同义务,若再要求其支付货款,则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9315.html -
了解详情
要求,只要表见代理人造成有权代理的权利外观,他们就有理由相信这是一张合法有效的票据,可以进行票据转让流通。若果说票据行为的表见代理仅限于对直接相对人的 或支付对价。而最终该法院作出民事裁定书,以涉案承兑汇票已经由c公司以直接交付的形式转移给a公司,并由实际持票人a公司继续向后手流转,其后手认可的相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9314.html -
了解详情
在先,行为人签发空头支票在后,一般应认定为(合同)诈骗罪。司法实践中较常见的情形是行为人先通过其他诈骗手段骗取财物,主观上并不打算签发空头支票,但由于对方当事人 的。 二、以伪造、变造票据为合同作担保行为应认定为合同诈骗罪 伪造票据,是指以行使票据上的权利义务为目的,假冒他人的名义或者以虚无人名义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63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