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物权法》(征求意见稿)第21条规定不动产有两个以上物权的,某一物权变更或抛弃后,不影响其他物权的效力。[10]这实际上赋予了抵押权在抵押物转让后 ,可采取德、瑞之立法例,主张抵押权的追及力。因为不动产所有权的变动与抵押权的公示方法相同,即通过登记簿进行登记,所以受让人取得抵押物所有权时,应该知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0903.html -
了解详情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司法解释 【文件来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权编的解释(一)》已于2020年12月25日由最高 依法受理。当事人已经在行政诉讼中申请一并解决上述民事争议,且人民法院一并审理的除外。 第二条当事人有证据证明不动产登记簿的记载与真实权利状态不符、其为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0817.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性强制性规定,并不属于法律、行政法规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违反类似规定不引起合同无效的后果。 二、借名购房情况下不动产物权的归属问题。 借名购房的 产权归属已有约定,登记产权人仅被“借名”等事实。 根据《物权法》规定,不动产登记簿具有推定力,即当发生不动产权属争议的情况下,除非有相反证据证明登记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0147.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依法受理。当事人已经在行政诉讼中申请一并解决上述民事争议,且人民法院一并审理的除外。 第二条 当事人有证据证明不动产登记簿的记载与真实权利状态不符、其为该 使用权、地役权、抵押权等其他物权的,应当依照物权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认定其不发生物权效力。 第五条 买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被认定无效、被撤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7449.html -
了解详情
的解释(一) 法释〔2016〕5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已于2015年12月1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 依法受理。当事人已经在行政诉讼中申请一并解决上述民事争议,且人民法院一并审理的除外。 第二条 当事人有证据证明不动产登记簿的记载与真实权利状态不符、其为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4232.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可以通过意思自治将所有权转移从交付之中暂时分离出 去,但对不动产而言,由于登记的效力是法律强制的,当事人不能通过意思自治将所 有权转移从交付中分离出去, 的船舶的买受人,在交 付前已在土地登记簿、船舶登记簿或者造船登记簿中登记为所有权人的,前款规定的效 力自登记时起生效。(注:《德国民法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477.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法规,间接承认了善意第三人对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如台湾《土地法》第43条亦规定依本法所为之登记,有绝对的效力。这一条规定就给台湾地区的 后,房屋自由贸易的开放,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逐渐完善,不动产登记簿上记载的外观权利与真实权利状态保持一致的可能性将越来越有保障。《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853.html -
了解详情
所谓不动产登记,也就是不动产物权登记,即不动产物权的各种变动在不动产所在地的专门机关所设立的专门簿册(不动产登记簿)上予以记载的事实[2]。 我国《物权法》并没有 决定、继承、遗赠及合法建造等非法律行为引起物权变动的,自相关文件或行为生效时即产生物权变动的效力,无需进行登记;但处分该物权时,若依照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13.html -
了解详情
为代表的立法模式。日本民法典第176条规定:物权的设定及移转,只因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发生效力。同时,关于不动产的物权变动,该法第177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 第1句规定:动产物权依交付而移转。[8]瑞士民法典第656条第1项规定:取得土地所有权,须在不动产登记簿登记。第714条第1项规定:动产所有权的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04.html -
了解详情
德国民法典根据物权公示原则确定了第三人新的善意标准,即对不动产登记的信赖。第三人的恶意,也由其针对不动产登记簿的心态确定在动产方面,则根据占有的公 ,这些问题很容易解决。[12] 4、物权行为理论和善意取得的适用前提亦不相同。前者涉及所有权人处分行为的效力问题,具体是指基础合同虽然无效,但抽象(无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22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