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书送达次日起十五日以后才提出上诉状或在判决书发生法律效力两年后才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等,均会因违反了该程序权利所附随的时限义务而丧失或 强制性的法律义务,其种类包括行政责任、经济责任(主要是侵权赔偿等)、刑事责任等。 [23]孙琬钟.法律责任适用全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123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290.html -
了解详情
为人民法院做出的生效裁判注入更强的正当性,从而有利于缓和人民法院目前所陷入的再审困境。 (二)民事抗诉的客体范围应当进一步明确并有所扩大 检察机关能否参与 的调解活动及其结果意义上的调解书,则自然可以提出抗诉。生效调解书与生效判决书具有相等的甚至更强的效力,其内容也包含有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90.html -
了解详情
。这个比方不见得恰当,但却形象说明和指出了我们刑事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美国的审后程序包括:量刑、判决、再审、上诉、其他救济程序等等。由于审后程序系被告人 -82),而我国只有融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于一体的一个判决书。从内容上看,美国的判决书重说理和推理,甚至包括法官的不同意见,但我国的相对简单,并且过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091.html -
了解详情
现行制度下补充判决制度的缺失及其弊端 我国1991年民事诉讼法第140条规定,当判决书中出现笔误时,法院可以通过裁定来补正,而对裁判遗漏未作规定 (上) ,罗结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1262 [9]张正德:刑事诉讼价值评析,载《中国法学》1997年第4期。p192 [10] [日]三月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91.html -
了解详情
,该第三人也可以通过上诉寻求救济;如果法院未向第三人送达判决书,该第三人也可以申请再审。[37]在此情形下,第三人实际上是直接受到生效判决的固有效力 诉寻求救济。在【案例十一】的情形,只有使公权力介入,先通过刑事程序追究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刑事责任才有可能利用民事诉讼程序保障公司的合法权益。而【案例十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073.html -
了解详情
的判决,所以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法律效果,社会舆情对其关注并最终导致案件再审并作出新的判决,在本质上来说依然是正义的胜利,而不是公意的胜利。 解读或解释就是所谓的被事实解构的规范。 [8]许霆盗窃案,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07)穗中法刑二初字第196号。 [9]许霆盗窃案,广东省广州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5474.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无法杜绝杀人灭口、死囚脱逃之类的事件的发生;[7]人们虽然可以设计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8]受害人及其亲属申请抗诉之类的制度[9]来让受害人及其亲属表达 的死缓判决而改判死刑立即执行,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式的实事求是的再审制度的反思,形成了修改刑事诉讼法引入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动念。[43]这无疑是可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280.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无法杜绝杀人灭口、死囚脱逃之类的事件的发生;[7]人们虽然可以设计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8]受害人及其亲属申请抗诉之类的制度[9]来让受害人及其亲属表达 的死缓判决而改判死刑立即执行,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式的实事求是的再审制度的反思,形成了修改刑事诉讼法引入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动念。[43]这无疑是可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272.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情节,对犯罪分子是否确有悔改,适用缓刑是否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考虑较少,判决书中也鲜有分析。犯罪情节是已发生的事实,相对易于把握,客观性比较强, 审判任务,审判始终围绕地方局部利益而开展,审判学术研究严重滞后或流于形式。在刑事审判领域,许多法官是部队转业干部,对缓刑适用之类的法律钻研不够,必然导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23.html -
了解详情
无法查阅合议笔录和审委会笔录,这样,对犯罪分子适用缓刑好象是在搞暗箱操作,除判决书中表述“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这一笼统的理由外,谁也不知道法官对 审判任务,审判始终围绕地方局部利益而开展,审判学术研究严重滞后或流于形式。在刑事审判领域,许多法官是部队转业干部,对缓刑适用之类的法律钻研不够,必然导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83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