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人、行人而言,其责任承担方式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过程,《道路交通安全法》确立的是无过失责任的归责原则,其规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3条 意外事故”)及不可抗力均不属免责事由;2、机动车一方要取得“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证据的可能性非常渺茫,比如说,一个人喝醉了往迎面驶来的机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11.html -
了解详情
的标准,可以将混合损害划分为主要损害与次要损害。根据作用力的不同划分,主要损害是指由主要侵害行为造成的损害,如交通肇事方由于交通违章行为致人死伤等。次要损害则 “,见《法学评论》2002年第4期,第27页。 [6]代贞奎:《过失相抵适用范围的扩张》,载2004年10月5日《人民法院报》第三版。 黄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569.html -
了解详情
时间间隔长短、次数、处罚轻重等情况,可以增加基准刑的10%以下。前科犯罪为过失犯罪和未成年人犯罪的除外。 23.对于犯罪对象为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妇等 7)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 5.交通肇事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二)故意伤害罪 1.第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5177.html -
了解详情
时,将执勤保安撞倒致死,于某肇事后逃逸。法院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于某有期徒刑3年,并判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于某与展览公司连带赔偿受害人14万余元, 〔1999〕105号)第1条: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责任,故意驾驶车辆或者弃车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案件。因此,执行任务的特种车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0093.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典》第77条、第90条之规定,受嘱托杀人是一种情节较轻的故意杀人罪,被害人同意的伤害行为只有不违背良俗或造成严重后果时,才不违法。这表明, 死亡的场合,只要司机事后逃逸,就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的情形,实为把逃逸行为当作交通肇事行为,从而使其承担了不存在的过失责任。[59]然而,这属于类推解释的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1243.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向有关责任人员追偿”的规定,职务行为人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情形下,学校可以向责任人追偿。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果肇事司机构成交通肇事犯罪,笔者认为, ,如若校方道路场地存在严重安全缺陷、安全管理存在明显过错导致事故发生,校方过错与事故发生之间因果联系必然且直接,此种情形下校方应当依法承担责任。需要特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0535.html -
了解详情
考虑前科的性质、时间间隔长短、次数、处罚轻重等情况,酌情增加基准刑的10%以下。过失犯罪和未成年人犯罪除外。22.对于犯罪对象为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妇等弱势 施救的;(2)交通肇事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且向公安机关报告的;(3)其他可以从轻处罚的情形。(二)故意伤害罪1.第一个量刑幅度故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2765.html -
了解详情
时间间隔长短、次数、处罚轻重等情况,可以增加基准刑的10%以下。前科犯罪为过失犯罪和未成年人犯罪的除外。 23.对于犯罪对象为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妇 7)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 5. 交通肇事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二)故意伤害罪 1. 第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4933.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交通肇事以及煤矿责任事故犯罪的司法适用内含着(行政)过失犯罪故意化的共同趋势。中国矿业的风险主要是一种人为的社会风险,近乎繁琐的监管与 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6期。 ⑷参见石培礼、徐晋涛:《中国的森林退化》,http://www.usc.cuhk.edu.hk/PaperCollection/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040.html -
了解详情
,不要求行为人以赌博竞技或者追求刺激为目的。因为基于任何目的与动机的故意追逐竞驶行为,只要产生了抽象的公共危险且情节恶劣,就值得科处刑罚。看到这里,相信 的,但绝不会不成立刑法上的故意犯罪。(2)作为危险驾驶罪的结果加重犯的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是故意犯罪,但危险驾驶行为过失造成他人伤亡,符合交通肇事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910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