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典型的情况为,被执行人与第三人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合同还未履行完毕,土地使用权尚未登记到被执行人名下,被执行人此时享有的只是债权请求权,此时 要符合行政法律法规的要求,法院无权干预行政管理部门行使职权。 综上所述,未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房地产的基本执行方法为:首先要依据证据材料或法律规定,确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966.html -
了解详情
均在民法典之外,制订了独立的不动产登记法(条例) 。效法德、瑞、日的台湾地区,也制订了单独的土地登记规则。 大多数国家或地区之所以不将不动产登记 出版社2003年版,第209页。 [15]承认物权行为理论的德国法,将有关不动产登记的法律称为物权程序法,而不承认物权行为理论的日本,则将不动产登记法视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063.html -
了解详情
征收、强制执行或法院判决等情况下,得在登记前,先取得所有权。但是,非在土地登记薄上登记,不得处分土地。”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759条也有类似规定 对于房屋、土地权属的转移作出了特别的规定,其第27条规定:“人民法院制作的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转移裁定送达权利受让人时发即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应明确告知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6.html -
了解详情
征收、强制执行或法院判决等情况下,得在登记前,先取得所有权。但是,非在土地登记薄上登记,不得处分土地。”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759条也有类似规定 对于房屋、土地权属的转移作出了特别的规定,其第27条规定:“人民法院制作的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转移裁定送达权利受让人时发即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应明确告知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99.html -
了解详情
思想,并对完善我国土地法体系提出了具体的立法建议。 [关键词] 土地法 体系 指导思想 建议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首要资源,是一切社会生产、生活活动的载体。新 、标准、测量、分类和分级,包括土地规划制度或国土资源开发整治规划制度、土地利用规划制度等重要制度;土地登记、征用、出租、转让、买卖和经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27.html -
了解详情
另有规定外,应有权利人与相对人对于权利变更的协议,并将权利变更登于土地登记簿册。”该条规定是关于物权变动的规定,即物权的取得需有“权利变更的 作为另一种类型的代表,并概括为意思主义和交付主义相结合,以交付或登记为物权变动生效要件。认为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民主德国民法典和1964年苏俄民法典均属于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80.html -
了解详情
设定其他权利,需要权利人与相对人关于权利变更的协议,并应将权利变更在土地登记簿中登记注册,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民国民法第761条第一款规定:“动产 管理部门,手续繁杂重复,耗费时间与物力,且容易导致不动产权主体不一致问题;登记制度发生作用的范围仅限于城市,而有关农村房屋产权的管理在法律上基本上仍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28.html -
了解详情
取得和丧失”之下。但《德国民法典》第892条又规定了可以基于相信土地登记公信力而取得土地上的权利,事实上突破了善意取得仅限于动产的限制,将善意取得 、维护交易秩序的目的出发,应当允许第三人获得不动产的所有权[21].”这就是从登记瑕疵的不可避免性和维护交易安全的角度出发论证不动产善意取得的必要性。另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31.html -
了解详情
之一种,而且是不动产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德国民法规定了可以基于相信土地登记公信力而取得土地上权利,事实上也就突破了善意取得仅为动产的局限,将其 我国目前张扬权利、重塑个人本位的现状格格不入。在实践中会导致更加严格的不动产权利登记制度,甚至可能突破审查的形式主义,其结果便如1782年以前的普鲁士一样,登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44.html -
了解详情
物权无从成为交易客体。比如,在德国,负担民法典为不动产物权设定交易功能的是登记权利而不是“实际权利”。[12] 法律真实概念本身就是一个“标志确信度的概念”[13] 相对人的物权合意在经过公证证明时,或者已经向土地登记机关递呈时,或者权利人将依据土地登记法取得的登记许可证交付与相对人时,亦为有效。”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9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