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所有权的范围、取得;不动产相邻关系;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动产所有权应规定如下内容:先占原则、拾得物及埋藏物的归属、善意取得制度等。共有权应规定如下内容: 、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矿藏)为目的使用权和以耕作、牧畜、养殖为目的而承包国有、集体自然资源(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的承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25.html -
了解详情
之计。关键字:承租人对租赁物之权利,物权,物权法定租赁关系,作为物的归属与利用之间的桥梁,在民事法律中地位十分重要。随着法律观念从注重维护物的归属关系 登记制度结合后并不能成为物权。如在预告登记制度中,土地买受人可以将“请求出卖人移转土地所有权”这样的债权进行登记,使其具有排他性和优先性,但我们并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94.html -
了解详情
系由物权的支配权性质所生。就所有权而言,物之归属、物之控制和支配的封闭性、独占性,决定了所有权的绝对排他效力。物权法上的一物一权原则(一物无二 和典权)。至于地役权,则以是否需要实际独占供役地为界限做出判断(如在同一土地上不得设定两项引水渠地役权,但得同时设定两项以上通行地役权,或在设定地上权的同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11.html -
了解详情
如,土地使用权人既可转让土地使用权,也可抵押土地使用权。在这一意义上,不完全物权也反映了财产的归属关系。如果说,所有权的本质在于归属权,而这里的 四项权能中,而是从四项权能外去探寻,提出了“支配权”、“支配力”、“最本质的属性”、“根据”、“归属权”、“管领力、归一力、弹性力及永续性”等种种答案,当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24.html -
了解详情
了无因性原则)”关于物权行为理论的制度化,从比较法的角度看,有这样一些规定:德国物权法第873条第1款:“转让土地所有权、对土地设定权利以及转让此种权利或者对 仅消极的限制原所有人之回复请求权。物权安全保护制度,从罗马法上物权归属静态安全之绝对保护,经日尔曼法“以手护手”之原则,发展到近现代各国的物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99.html -
了解详情
条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四荒”土地的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第37条土地所有权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使用权不得抵押等规定中看出;而 使得该制度得以顺应情势,及时应对。例如,根据判例确立的规则,无论当事人之间有无流质特约,也不论其为归属型还是处分型让与担保,让与担保人都负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64.html -
了解详情
人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以谋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协调。法律对所有权的直接限制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1.就限制规范来看,多为义务性规范 这里我想举两个例子,一个是第一条规定“为保护自然人、法人的物权,明确物的归属,充分发挥物的效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本法。”从这一条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15.html -
了解详情
权能是不能同时利用的,而是指权利人可在物权的全部权能中,任意选择利用部分权能。所有权反映了物的归属,是原始物权。他物权为所有权所派生。他物权反映 的客体是国家可直接、完全支配的动产和不动产。其中,国家所有权的不动产客体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城市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的建筑物,以及法律规定不属于集体所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46.html -
了解详情
英美法系国家的信托法完全相同。例如:《日本信托法》虽未提及信托财产所有权的归属,但该法的第1 条规定:“本法所称信托,系指将财产权转移或者为其他处分,使他人依 (2)有价证券;(3)金钱债权;(4)动产;(5)土地及其定着物;(6)地上权及土地的承租权。《韩国信托业法》第10条规定:信托会社不得接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41.html -
了解详情
为生效依据,该法第656条第1项规定:“取得土地所有权,须在不动产登记簿登记。”第714条第1项规定:“动产所有权的移转,应移转占有。”。可以看出,德国 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世人知悉物权的变动、知悉物权绝对性的归属,以保护第三人的利益。表现了法律真实观念的物权区分原则和公示原则,从物权变动和保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9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