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实际情况,对民事诉讼简易程序进行重新审视和检讨,并在此基础上就民事适用简易程序的若干立法完善问题谈一点浅见。 一、适用简易程序的基本情况和现状 以 的制定与其他法律相似,遵循的是宜粗不宜细的立法原则和技术。迄今为止,我国关于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法律条文共5条(现行民事诉讼法第142146条),而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81.html -
了解详情
进一步的改进。 鉴于此,2002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又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为《规定》),其中第68条、69条就 资料系不合法行为,应归结为非法证据之列。但未经同意并不完全等同于偷拍偷录。根据公共场合无隐私原则,一般而言,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应当是明示或作为的默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921.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法庭调查用证据加以证明,在裁判文书中明示。主要查明以下几点:(1)原告人是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及其基本情况。(2)原告人遭受物质损失的具体金额, 互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为更好地理解、把握共同侵权人的连带责任问题,以下两个问题要予以明确:(1)共同侵权人的连带责任原则上是一种有限连带责任。一般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079.html -
了解详情
遗漏可申请再审,但这些规定不仅违反诉讼效率,而且有损司法公正,同时也与民事诉讼基本原则和制度相悖。司法实务界对此问题的处理比较混乱,而理论界对此现象的关注 申请复核。就其法律效力,姑且不论,仅从字面理解,对诉讼费用不能提起上诉是针对人民法院的决定。决定是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针对某些特定事项所作的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90.html -
了解详情
等内容。从第四章开始,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典的结构顺序依次介绍了民事诉讼基本原则和制度、主管与管辖、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诉与诉权、证据制度、期间与 用语言文字加以表达往往不如插图表达的更加直观生动。作为本科学生的教材应当多的引入这种“插图教学”的方式,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提高教材的可读性。在此问题上我国台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08.html -
了解详情
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在方针上,革旧纳新,取长补短。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应合理借鉴外国经验。既要了解国外证据制度建构的理论基础,理解国外证据 证据规则的立法及发展[J].人民检察。2001(3)。10李浩,法官素质与民事诉讼模式的选择[J].法学研究。1998(3)。11[英]霍布浩思,社会正义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26.html -
了解详情
的主张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三、诉讼行为瑕疵理论的发展(一)诉讼行为瑕疵不予考虑原则诉讼行为瑕疵概念是否存在,在民事诉讼法学的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论。从19世纪末 上诉已过上诉期间等理由驳回上诉,就等于剥夺了当事人的上诉权,显然不仅违反程序法的规定,甚至也违反宪法的基本规定。又如,调查证据时采用不合法的手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90.html -
了解详情
,是我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社会公共利益是民法保护的客体。现代社会对社会公共利益保护的集中体现是对消费者大众权益的保护。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主体制度,以 和思考。王海“打假”索赔案件,不仅涉及实体法律的理解与适用问题,而且涉及到我国现行诉讼制度的缺陷问题。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原告必须是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85.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模式,是指法院一当事人之间诉讼权限配置模式。民事诉讼模式是对民事诉讼体制的反映,一般认为,可以划分为职权主义和当事人主义两种基本模式。职权主义侧重法院的 法学》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407页。[8]邵俊武:《民事诉讼中法院调解原则的再认识》,《政法论坛》2000年第1期,第124页。[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84.html -
了解详情
正在起草的《物权法》以及将来的《民法典》是否需要规定以及如何规定物权法基本原则的问题,以故,对物权法三项基本原则的进一步的理论探讨似有必要。 关于一物一权 ,除本法或其他法律有规定外,不得创设。” 然而学说上对物权法定原则的内涵理解却是称得上众说纷纭的。举其要者,有如下各说:(1)物权之种类及内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