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仲裁机构、仲裁员、人民法院似乎集体失语,大家当然地在仲裁中直接适用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有关规范,这似乎也成了某种习惯。而理论界更多关注的是 说,我国制定现行仲裁法时尚缺乏足够的商事仲裁实践,当然,也谈不上有多少仲裁证据的实践经验可以借鉴。何况,制定仲裁法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处于初步建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11.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证据法典化的过程实质上乃是对成文法优势的信念强化的过程。之所以要将民事诉讼证据上升到法典化的高度,最终所看重的依然是制定法所具有的一般优势,比如 草案建议稿及论证》,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张保生主编:《人民法院统一证据规定司法解释建议稿及论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美]约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11.html -
了解详情
件,改判的4697件,从1999年到2002年上半年,全国各级法院受理的民事抗诉案件占全部再审案件的比例从1315%上升到246%。[1]1999年全国法院受理 的;(4)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由自己收集的其他证据。 2001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发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该规定对以往的司法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699.html -
了解详情
发回重审裁定书中的理由,第一审法院不知所措;有的内部指导函不仅阐明要收集哪些证据,查清哪些事实,还包括怎样适用法律,甚至是如何裁判等,这种过分具体、 新,刘荣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5]刘敏.论我国民事诉讼二审程序的完善[J].法商研究,2001,(6). [6][日]高桥宏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97.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公开的若干规定》将上述内容规定为执行公开的内容。笔者认为,诉讼程序对当事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公开,应当属于当事人程序参与原则的范畴。 在执行 证据,或者在本案法庭辩论终结前可以主张事实和提供证据。[17] 3.做出反言。在民事诉讼中,同一当事人对同一案件事实的主张或陈述应当前后一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636.html -
了解详情
的存在或不存在成为很有可能。[25]与实体法律要件事实之间存在关联性的证据能够印证过去的实体法律要件事实发生与否。例如,作案的工具、所得的赃款 的基础理论笔谈[J].法学研究,2004,(6):18. [23]田平安.民事诉讼证据初论[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40. [24]徐朝阳.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42.html -
了解详情
。一般认为,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在我国第一次较为明确地提出了释明权问题 意见》鼓励行政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纠纷解决,完善诉讼活动中多方参与的调解机制。《意见》根据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多方参与、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26.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12月6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中规定:第三十七条,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可以组织 和能力对审判结果的决定作用,最大限度地保障实体真实与公正。 在我国诉讼实践中,有的当事人或律师经常在案件开庭之前,故意不向法庭提供自己已经收集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143.html -
了解详情
收集证据。依我国民诉法第64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下称《若干规定》)第15条、第16条规定,不经申请,人民法院 :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第267页。 (19)毕玉谦:《证据保全程序问题研究》[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2期。 (2)参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837.html -
了解详情
),即前述的文书提出命令的确立和书面质询的引入或者完善;三是小额诉讼的引入和简易程序的现代化;四是对向最高法院上诉的限制(Restriction on Appeal 心证,从而是否表现出协作主义也成疑问。如果认为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不能作为一种证据方法,则法院依据职权或者一方当事人的申请而对另一方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8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