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中,关于证据调查收集存在的三大矛盾冲突 2002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的司法解释实施。该解释第十 举证责任。超出法律规定的或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证据调查令亦丧失了其存在的必要和意义。 3、所调查事项与案件审理有关。这是对申请/出具证据调查令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48.html -
了解详情
和监督程序,包括上诉审程序和再审程序,二者可统称为“复审”。上诉审是由当事人法定期限内提起的由上一级法院对原审未生效裁判进行复查的救济程序。再审是有权提起 三审法院没必要再对事实重新进行审理或复查。有限的三审法院审判资源 亦是不能对大量的案件进行第三审的事实审查的。从民事诉讼证据举证时限规定来分析,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7.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民事诉讼活动所遵循的一系列步骤和规程。它是民事诉讼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法官开庭审理案件和对案件作出裁判的前提和基础。审前程序具有以下特征:(一)独立 、建立证据开示制度。必须改变现行的证据随时提出的做法,明确规定在审前法定期限内,双方当事人必须交换各自所有的与本案有关的证据和信息。当事人收集的证据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7.html -
了解详情
的无序,并进而导致实体上的不公。 3、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弱化了审判监督机制对司法不公的防范作用 对于一个案件而言,判决可能会导致一方当事人因不服而上诉 助理法官,由助理法官主持当事人进行调解,合议庭成员或独任审判员不得参与调解活动。同时,把审理程序与调解程序明确划分开来,在进入调解程序之始即裁定中止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27.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知晓对方在法庭审理中所持观点及证据。 随着历史的向前推进,虽然获取案件信息的方法已经有了很大发展。 但是,直到1938年《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第26— 开示程序规则对拟出庭作证之专家的规定作了大幅度修改。在一个明确的时间期限内,通常是不少于庭审前90天,一方当事人必须自动向本案的其他当事人披露任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95.html -
了解详情
最恰当的区别点。西方国家的民事诉讼实行辩论主义,而辩论主义限制法院在诉讼中发挥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作用,在辩论主义下,法院审理的对象一般只能是当事人主张 )告知当事人有关证据的权利,包括申请法院调查取证,请求鉴定、勘验,申请延长举证期限,进行质证等权利;(2)根据本案的具体情形和当事人之间证明责任的分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79.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下称“证据规则”)中关于超过举证期限提交的证据,不是新的证据,人民法院不组织质证,在案件审理时不予采纳 但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同时,第四十三条第一款又规定,“当事人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供的证据不是新的证据,人民法院不予采纳”。众所周知,人民法院组织质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22.html -
了解详情
集权专制以外,它是社会正义,司法公正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审判权作为审理和裁决诉讼案件的国家权力,其行使不应受到任何外在权力的任何干涉,一旦审判独立 提起诉讼,也可以作为“从当事人”参与诉讼。检察官直接起诉的案件,其身份是主当事人;在“参与”的民事诉讼案件中,其身份是从当事人。美国的法律规定,在事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65.html -
了解详情
中,“不惮改错”被视为天经地义、不可动摇的原则和常识,而同一案件的审理判断被一再推倒重来的所谓“屡断屡翻”现象比比皆是。[75]因此,从中国的 、维护司法权威、弥补成文法的不足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异。[29]参见肖建国:《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30]关于上述观点的详细介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86.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民事诉讼活动所遵循的一系列步骤和规程。它是民事诉讼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法官开庭审理案件和对案件作出裁判的前提和基础。审前程序具有以下特征:(一)独立 、建立证据开示制度。必须改变现行的证据随时提出的做法,明确规定在审前法定期限内,双方当事人必须交换各自所有的与本案有关的证据和信息。当事人收集的证据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8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