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加刑。 笔者认为此次《修正案(草案)》应增加如下规定:对于处罚畸轻、确实需要加刑的上诉案件,在裁判生效后,由最高人民法院或者上级人民法院提起审判监督程序 规定的;三是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据此,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一切案件如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案件(法定刑为三年以上),或者可能判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75.html -
了解详情
伤害程度,是否需要追究加害人的刑事责任。鉴定结论分为不构成伤害,轻微伤,轻伤,重伤,如为轻伤或重伤,加害人涉嫌故意伤害罪,需追究其刑事责任。 日实施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致人重伤的”、(含“造成严重残疾的”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的“造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795.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定性”规定,行为人冒充正在执行公务的人民警察“抓赌”、“抓嫖”,没收赌资或者罚款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以招摇撞骗罪从重处罚;在实施上述行为中使用暴力或者 月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敲诈勒索数额、手段、致人伤害后果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22.html -
了解详情
定量因素的存在,行为结果往往决定行为本身的性质。比如持刀致人轻微伤和致人轻伤,乃至致人死亡,其方法本身没有任何不同,因而犯罪方法和一般违法方法的区分 对被传授人利用那个犯罪方法去实施和完成犯罪是希望还是放任,这已经不能决定本罪的故意形式,而只能作为一个情节影响量刑。(25) 当然,认为传授犯罪方法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49.html -
了解详情
定量因素的存在,行为结果往往决定行为本身的性质。比如持刀致人轻微伤和致人轻伤,乃至致人死亡,其方法本身没有任何不同,因而犯罪方法和一般违法方法的区分 对被传授人利用那个犯罪方法去实施和完成犯罪是希望还是放任,这已经不能决定本罪的故意形式,而只能作为一个情节影响量刑。(25) 当然,认为传授犯罪方法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56.html -
了解详情
冲将过来,Z毫无犹豫地用X刚才递给他的刀子向B捅了一刀致B当场毙命。一审判决X也承担谋杀罪的责任。本案的争议在于:X从犯罪现场撤离后是否还应对 故意伤害重伤的责任,N成立故意伤害的中止犯,若脱离前是否发生轻伤也不能查明,应按照刑法第24条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处理。 五、结语 共犯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150.html -
了解详情
张金柱和沈阳黑老大刘涌则得到相反的结果。刺死官员的邓玉娇虽然被判故意伤害罪,却免予刑事处罚。盗取银行17万的许霆从无期徒刑改为5年有期徒刑,以致有 承担责任。其直接或者指使、授意他人持刀、持枪实施故意伤害犯罪,致1人死亡,5人重伤并造成4人严重残疾,8人轻伤,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罪行极其严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962.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笔者认为,被告人被判有罪应当受到相应的刑罚处罚,这是毫无异议的,但其人格应当受到尊重,合法的权利应得到依法保障。根据宪法、刑法及刑诉法的 而是因司法机关监管不力或失职被其他同监舍的人所伤害。这种现象非常普遍,较多为轻微伤或轻伤,但也不乏重伤或被致死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司法机关承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28.html -
了解详情
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在寻衅滋事活动中的行凶伤人、抢夺财物、毁坏公物、侮辱人格等,同伤害罪、抢夺罪、毁坏财物罪等,在客观上几乎没有任何区别,要分清 寻衅滋事罪。 2、寻衅滋事致人死亡的,应视客观行为性质与主观心理状态,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 3、本罪成立,不以造成被害人轻伤为前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6374.html -
了解详情
。结合犯说,即以是否属于结合犯而对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掌握不同标准。认为抢劫行为中致人轻伤的情况是结合犯,其他则不是结合犯。对于属于结合犯的 可能不构成犯罪,他还有可能构成基本犯,同样可以得到应有的处罚。不承认加重构成的未遂情形,正是贯彻犯罪构成理论的结论。通说认为,情节加重犯,结果加重犯都只是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7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