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修改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 是一个尊重客观现实的必由之路。随着社会经济形势变化以及税收制度的不断变革、创新,纳税义务成立所依存的各项税收要素也在变化,我国刑法把征管工作中最常见的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474.html -
了解详情
的解释》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一)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已经依法办理税务登记或者扣缴税款登记的;(二 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三款规定,“虚假的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向税务机关报送虚假的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或者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94.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在税收征纳活动中的权利问题是税收程序法的核心内容,并且征税主体的权利和纳税主体的权利又是相互关联、彼此对应和制衡的,将它们放在一起作为一个独立和 的征税决定直接涉及纳税人的权利义务。税款征收权包括应纳税额确定权(对纳税人在纳税申报中的应纳税额初次确定权的第二次确定权、法定情形下的应纳税额核定权或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499.html -
了解详情
而修正案中对于偷税行为的规定相对简洁明快,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如此对偷税犯罪方式的概括性规定描述显然要比现行规定更宽泛, ,一方面可以有效节约司法成本,一方面促进不断完善税收弊端,一方面推动全社会依法诚信纳税的良好氛围的形成,只有这样的密切协作机制才能顺利推进修正案在实践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137.html -
了解详情
主体在税收征纳活动中的权利问题是税收程序法的核心内容,并且征税主体的权利和纳税主体的权利又是相互关联、彼此对应和制衡的,将它们放在一起作为一个独立和 的征税决定直接涉及纳税人的权利义务。税款征收权包括应纳税额确定权(对纳税人在纳税申报中的应纳税额初次确定权的第二次确定权、法定情形下的应纳税额核定权或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80.html -
了解详情
裁决”,我国税务机关在采取税收保全措施时,要依次遵循责令限期缴纳税款――责成提供纳税担保――采取税收保全措施――解除税收保全措施或转化为强制执行措施的程序来实施。 税收确定程序中,法律规定应纳税额以纳税人的自核自缴申报为主,但当纳税人逾期未办理纳税申报的,则由征税机关依职权核定应纳税额。在税收诉讼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35.html -
了解详情
。政府具有自主形成信息的权力,也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强制性的信息申报请求权、信息强制保留请求权、信息强制披露请求权、信息调查权、信息档案形成权和保持 申报缴纳管理暂行办法》、《个体工商户建账管理暂行办法》、《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902.html -
了解详情
需要。政府具有自主形成信息的权力,也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强制性信息申报请求权、信息强制保留请求权、信息强制披露请求权、信息调查权、信息档案形成权和 申报缴纳管理暂行办法》、《个体工商户建账管理暂行办法》、《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876.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向扣缴义务人提供纳税人识别号。第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应当依法办理纳税申报:(一)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二)取得应税所得没有 表按月换算后计算应纳税额。)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经营所得适用)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不超过30000元的52超过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2959.html -
了解详情
投资企业股权的,转让部分股权时,采用“加权平均法”确定其股权原值。 第四章纳税申报 第十九条个人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以被投资企业所在地地税机关为主管税务 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结算的,按照结算当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第五章征收管理 第二十四条税务机关应加强与工商部门合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914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