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上,仍是将三者视为一个整体。这种绝对的土地所有权理念直接导致了权利滥用。土地私有的独占性、排他性与土地利用的公共性之间的矛盾激化,国家开始对土地所有者 利用的管理部门的问题上,存在如下几种不同主张:1、在成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机构的基础上,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统称“省”)规划局管理地下空间规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98.html -
了解详情
设定其他权利,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应有权利人与相对人对于权利变更的协议,并将权利变更登于土地登记簿册。”该条规定是关于物权变动的规定,即 形式主义,重在尊重行为的实际表现。法国大革命后自由主义泛滥,个人利益至上,所有权神圣与契约自由达到极致,对社会其他人的保护并不充分。德国民法典时期,所有权限制成为潮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22.html -
了解详情
的价值。对物权法独有价值的探讨不仅能够使人们更深刻的认识制订物权法的必要性与迫切性,而且能够使物权法的制订及将来的适用不至于偏离物权制度系统固有的目标。 ,对房地抵押的情形,在明确地上建筑物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应当结合的情况下,如果当事人存在着特别约定且能通过登记明确的表示出权利分离状态,那么就应当允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76.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将取得时效规定于第四编“物权法”的“动产所有权”与“土地所有权”里面,明定取得时效为动产所有权与土地所有权一种取得方法。但有一点差异就是瑞士民法典 私占公共财产的行为。另一方面,大部分学者认为,随着土地法的独立,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的普及、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广泛适用以及消灭时效的规定,使得取得时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52.html -
了解详情
。相关的条文都应当予以适当修改和调整,这里不一一赘述了。(3)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之前应当经过公证。具体应将草案第一百二十六条修改为:土地承包 缴纳或者免缴公证费。这便保障了有经济困难的当事人能够履行法定公证义务。事实上,与普通法国家相比,在大陆法国家,由于公证人的参与,不动产交易的安全可以得到最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87.html -
了解详情
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不动产物权公示方法,分析,考量,条件论 引言:反思与建构的基点 不动产物权公示制度的基本内容是规定不动产物权公示的方法和不动产物权公 订立承包合同公示。(3)《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59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通过登记的方法公示,并规定房屋所有权、房屋的转让或变更应通过登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78.html -
了解详情
农业经营者对特定地块的排他性支配权。” ⑵ 作为民事基本法,从法律体系的角度,我们必须与宪法的规定相协调。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母法”的权威。从法律体系 连所谓的“合同”都没有签定,登记更是天方夜谭。据报道,到1997年11月底为止,仍有20%左右的村,集体与农户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属于口头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64.html -
了解详情
在瑞士,大多为各州的地方法院。这种作法,是以土地登记直接或者间接地决定权利人的实体权利,故登记应与司法系统建立直接的关系。如在德国,不动产物权登记 应知交易瑕疵的善意抗辩,这一点已经成为不动产物权法公认的原则。故在建立不动产登记制度后,善意取得的原理以及规则在不动产法领域已经无法适用。因为不动产物权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284.html -
了解详情
。日本著名学者我妻荣及铃木禄弥等即坚决反对在日本物权法上确立不动产登记簿册的公信力,原因是日本缺乏确立公信力制度的基础条件。 我国民法学界对于不动产登记 为“安居妨害”,或“不法妨害”或“权益妨害”。依此制度,各种不法妨害他人享有的与土地有关的权利的行为均为安居妨害行为。其性质属于侵权行为之一种,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877.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本质的区别,显然转包在这种情况下失去了独立存在的价值。其二,这种做法与物权法原理相违背。转包取得承包经营权是否具有物权效力性,不应该以受让方的身份来 应将这两种相互矛盾的规定加以协调,建立一个便捷、高效、安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变动登记公示制度,这对物权流动制度保持高效运转具有极大的影响力。诚如波斯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67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