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赖利益的保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赔偿均不得超过期待利益,而美国的判例暗含与德国民法典相似的处理方法。 基于信赖利益的赔偿永远不得超过期待利益的价值,这一观念 是没有支持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认为该案并不构成民法通则上所称的精神损害赔偿。这种在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德国、法国等被给予合同救济的目的合同在我国竟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76.html -
了解详情
的基本手段是人治。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经济,它需要的是大经济观念而不是与手工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家长制观念。市场经济需要的是规范有序的制度而非小生产条件 的设立和表述方面,过于原则、简单和笼统。作为现代民法典范的《法国民法典》有2281条,《德国民法典》2385条,而我国《民法通则》只有156条,一些重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72.html -
了解详情
18)根据《法国民法典》第714条的规定,水资源是不属于任何人的物,其使用权属于大众,其使用方法由治安法律予以规定。[3](P99)根据《德国民法典》第 推广。[14] (二)执行水利规划是行使水权的前提 根据一些大陆法系发达国家民法的规定,地下水与地表水都属于土地所有权的范畴,即水是土地的孳息。由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733.html -
了解详情
浅见,以求教于同仁: 一、关于取得时效制度规定于民法典总则部分还是规定在物权编的问题。 《草案》将取得时效与诉讼时效分列为两节,规定于第一编总则之时效 的情形,该问题如何有效解决亟待进一步探讨。 关于占有之始是否须为善意,德国民法和法国民法一律要求占有人对标的物的占有须属善意占有。《人民大学建议稿》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91.html -
了解详情
方式而实现的。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作为一个完整的原则提出来始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时期。在此之前,美国《独立宣言》将人权概括为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 它本身就是民主进而是宪政的一般要求和重要内容。(31) 四、民法理念的重构与中国民法典的制定 (一) 建立以市民社会制度为基础的公、私法二元结构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081.html -
了解详情
完整、清晰、逻辑严密;产生了多达一万六千多条的《普鲁士民法典》;表现为《法国民法典》第四条、第五条的规定;表现为《德国民法典》被认为是法律职业者使用的一个基本工具;表现为《民法典》既然包罗万象、尽善尽美,因此禁止人们公开评注。以民法为核心,显然不能建立正常的、科学的商法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017.html -
了解详情
俄罗斯联邦,还是中国进入环境问题非常严重的时代,它既不同于《德国民法典》制订之时,也不同于《法国民法典》制订之时,更不同于《罗马法大全》编纂之时。 损害赔偿等等。这是一种高水平的环保,对于我国尚无可能。第二,台湾等地区民法典及我国民法通则都没有规定工作物、植物建造、种植的距离规则以及界墙规则来促进环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35.html -
了解详情
是众说纷纭。善意(拉丁语为bona fides,英语为good faith),民法上的判定标准有积极观念说与消极观念说两派观点[1],前者要求行为人在为某民事行为 所有人相同的支配地位的状态即可推定为自主占有。法国民法典中自主占有只限于占有之始,而德国民法典则证明两端以推定中间,后者更有助于限制占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214.html -
了解详情
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纳入现行民法调整对象的体系中来了。目前来说,这是应对环境问题冲击的一个易行的方法。 三、对民事主体范围的思考 德国民法典第90条 《民法原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41页。 [21] 罗结珍译:《法国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22] 贾桂茹等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14.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完整、清晰、逻辑严密;产生了多达一万六千多条的《普鲁士民法典》;表现为《法国民法典》第四条、第五条的规定;表现为《德国民法典》被认为是法律职业者使用的一个基本工具;表现为《民法典》既然包罗万象、尽善尽美,因此禁止人们公开评注。以民法为核心,显然不能建立正常的、科学的商法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97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