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前面对信息披露内容的信赖不同,在有些情形中当事人可能因对专业人士所提供服务之信任而遭受损失。例如,潜在的雇主在招聘雇员时要求雇员提供以前工作单位的 通过将该等样态归属于纯粹经济损失的概念框架,我们获得了对其进行评判的一个平台。 三、纯粹经济损失不予赔偿原则的理论依据及其技术意义 在承认纯粹经济损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04.html -
了解详情
的情况下也可能存在[2]。因此,为保护消费者的这种信赖利益,代言行为的实施必须遵守相关法律的规定及民事基本原则的要求。代言人在从事代言行为时,负有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00页。 [10]参见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90页。 [11]参见王泽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496.html -
了解详情
登记具有绝对的公信力,第三人只要基于对该公信力的信赖取得物权,就受到保护,不论让与人与原权利人之间的关系如何。无需适用物权行为理论,也无需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赃物等非托付物适用善意取得。 总之,善意取得向上服务于交易安全,向下服务于公示公信原则,只要客观上存在交易安全的要求,又完全符合公示公信的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90.html -
了解详情
示原则是一把双刃剑,以公示与否来确认权利的归属;公信原则却厚此薄彼,保护信赖公示的第三人取得公示虚假的权利,牺牲真正权利人公示瑕疵的物权。 3 善意取得制度与公示公信原则之取舍 善意取得制度中主观善意的要求背离了物权公示原则,否定了动产占有(交付)和不动产登记在物权变动中所发挥的作用。根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731.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作为一种高度概括、适用范围极广的民事制度,才能适应市民社会纷繁复杂的民事活动的需要。 大陆法系的代理制度在坚持显名原则的同时,放宽了对显名的认定,不但 。与舍弃显名自由而故意隐名的出资人相比,合理信赖公司登记的第三人更应得到法律的优先保护,这是公平正义和经济效率的必然要求。在这一点上,适用代理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571.html -
了解详情
,第408条环境监管失职罪、第409条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等条文中,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及从事传染病防治等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为严重不负监管责任,由被监管人 理论又要自觉地进行自我限制,避免罚及无辜23,这主要是指信赖原则的适用。所谓信赖原则,是指当行为人(在监督过失中即是指监督人)实施某些行为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47.html -
了解详情
效果时债权行为也归于无效,因而并无区分原则存在的余地。而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的法律构造则决定了其一定程度的区分的要求,如下文所述。 (一)形式主义变动 无因性存在的余地,因此公信原则在更广的范围内承担起了保护当事人的信赖利益和社会交易安全的任务。 四、区分原则的功能 区分原则同时具有建构性和工具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72.html -
了解详情
,某些文件上记载股东为该人,某些文件上又记载股东为其妻(或子、弟等),在股权确定时原则上应当以实际出资人为股权享有人。 5.其他复杂情况下的股权争议。 三人。该款的目的就是保护第三人对工商登记资料的信赖,所以第三人可以信赖已在工商登记材料上记名的人是真实的权利人,所以此时第三人可以要求执行股权。 在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21.html -
了解详情
贿成、官以利驱,腐败成风、贿赂盛行。因此,公民对职务行为不可收买性的信赖同样是值得刑法保护的重要法益。⑿(二)为他人谋取利益在受贿罪行为结构中的地位在受贿罪中 。(2)对牵连犯实行数罪并罚,是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客观要求,有利于解决当前司法实务中具体操作的困境。试举两例:其一,牵连犯在共同犯罪中会导致共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221.html -
了解详情
,第408条环境监管失职罪、第409条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等条文中,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及从事传染病防治等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为严重不负监管责任,由被监管人 理论又要自觉地进行自我限制,避免罚及无辜23,这主要是指信赖原则的适用。所谓信赖原则,是指当行为人(在监督过失中即是指监督人)实施某些行为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24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