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中与鉴定人相接触。由此看出,在质证活动开始之前,侦控机关就有权介入鉴定,而辩方只能听凭宰割无权过问,其力量对比明显失衡。[10]在此基础上再就 自身程序的不合法则会直接影响鉴定结论的证明力,影响鉴定结论的质证和法官的认证,直接导致实体上的不公正。 通过对鉴定结论的合法性审查,凡是不具有鉴定人资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39.html -
了解详情
,总是倾向于完善庭审中对鉴定结论的质证和认证程序从而确保作为定案依据的鉴定结论之证据能力和证明力。毋庸置疑,通过法院这种事后审查的方式过滤掉不符合要求的 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72页。 [3]郭金霞:《鉴定人资格认证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126页。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69.html -
了解详情
,总是倾向于完善庭审中对鉴定结论的质证和认证程序从而确保作为定案依据的鉴定结论之证据能力和证明力。毋庸置疑,通过法院这种事后审查的方式过滤掉不符合要求的 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72页。 [3]郭金霞:《鉴定人资格认证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126页。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68.html -
了解详情
是司法机关的职责,鉴定人不能逾越鉴定的范围和权限,对案件中的法律问题发表意见。 二、 鉴定结论的审查判断 证据不能直接作为定案的根据,这是被很多人忽略的 作为定案的根据。任何已取得的证据必须经过质证、认证、采证的一系列证明过程才可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在英美法系国家,对鉴定结论的采信必须经过一个激烈的质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136.html -
了解详情
意义。 一般而言,笔者认为对鉴定结论的审查主要从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两方面着手。 形式审查包括:(1)审查侦查机关有没有依法将鉴定结论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案卷 ,无相关调查认证材料的 三无涉案物品,且在仅有被害人一方明确陈述,而犯罪嫌疑人无法提供具体情况时,不能仅凭被害人单方陈述来认定鉴定结论。因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191.html -
了解详情
材料的归档等)、鉴定结论的审查和运用、鉴定人出庭制度、鉴定的评估和监督制度以及对司法鉴定有关问题的处理等内容。鉴定的申请、决定、委托、受理和实施 审理的连续性,保证直接言词原则在庭审中的实现,避免其它因素影响日后判断认证的内容。[19]对司法鉴定结论的认证,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63.html -
了解详情
的鉴定结论。通过双方当事人对鉴定人的询问和对鉴定结论的质疑,法官可以从形式上对鉴定活动进行全面的审查,确认鉴定结论所反映的案件事实的准确性,包括对鉴定程序 我国的鉴定结论的质证制度。 (一)从立法上完善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 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应作为一项重要的证据制度规定在证据的取证、采证、查证和认证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785.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双方当事人对鉴定人的询问和对鉴定结论的质疑,法官可以从形式上对鉴定活动进行全面的审查,确认鉴定结论所反映的案件事实的准确性,包括对鉴定程序是否合法,送检材料 的鉴定结论的质证制度。 (一) 从立法上完善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 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应作为一项重要的证据制度规定在证据的取证、采证、查证和认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115.html -
了解详情
鉴定结论的内容,判断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的大小。所以聘请专家辅助人参与对鉴定结论的审查和判断,是正确采纳鉴定结论的必由之路。〔20〕 很多人把鉴定结论使用 ,即哪些人可以在诉讼证明中充当鉴定人是由预先资格认证所决定的。一般的做法是,法律或特定的机关根据一定的标准或考试授予特定主体鉴定人资格,在诉讼证明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555.html -
了解详情
由法官认定采集哪一种结论。 从鉴定结论和其它证据的关系来看,经合法程序形成的鉴定结论与其它证据一样,都必须在法庭上经过质证、认证才予以采信并作为定案 由不同的鉴定人对各自鉴定依据和过程进行阐述说明,达到真理越辩越明的效果,从而有助于法官对鉴定结论的审查判断解决鉴定分歧不同结论的采信。 这里在采信问题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27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