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法侵害行为已成为过去,损害结果已经发生了,就失去了正当防卫的意义。这时所要解决的是依法追究不法侵害者的法律责任问题,其他任何人既无防卫权利的产生, 的特定义务。 根据我国刑法第18条第2款规定的精神,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构成什么罪就定什么罪名;但是处罚时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03.html -
了解详情
对正当防卫加以限制也是缺乏相应法律依据的。而防御性紧急避险的概念刚好通过紧急避险的不得已以及避险限度要件为对此类反击行为的限制提供了法理依据。 二 限度标准之确立 我国刑法第21 条第2 款规定: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我国民法第129 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94.html -
了解详情
尚未开始或者已经结束。对于因避险不适时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主观条件避险意图的存在 行为人实施紧急避险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 的目的。 三、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异同 1、相同点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同属排除犯罪性的行为,法律规定,行为人对此不负刑事责任。二者的相同点表现在: (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236.html -
了解详情
的,反之,则欠缺合法性。这种判断模式充分注意到紧急避险的社会性和慎用性,有效的堵截避险人逃脱避险过当的责任追究;但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体对危险认识的 2][日]大谷实:《刑法总论》,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3版,第227页。 [3]谢雄伟:《紧急避险基本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版,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091.html -
了解详情
的支持。[61]近年来,我国也有个别论者提出:紧急避险的本质主要在于公民所负的社会连带责任。[62]然而,遗憾的是,这些论者几乎都只是在宣称这一结论, 法律加以维护。因此,将社会连带作为具有约束力性的法律义务扩展到人们彼此陌生的社会关系当中,本身也是一种合理的选择。[74] 最后,哈贝马斯也限定了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554.html -
了解详情
相同。[4] 我国刑法理论通说认为紧急避险之所以不是犯罪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只能表现在法律所保护的利益遭遇紧急危险而不可能采取其他措施予以避免 老人当场被牛撞死。学者认为这种情况不符合大于说,所以此人应当负刑事责任,而不能以紧急避险为由进行免责。[16] 笔者以为这两个案例不同于卡纳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42.html -
了解详情
相同。[4] 我国刑法理论通说认为紧急避险之所以不是犯罪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只能表现在法律所保护的利益遭遇紧急危险而不可能采取其他措施予以 老人当场被牛撞死。学者认为这种情况不符合“大于说”,所以此人应当负刑事责任,而不能以紧急避险为由进行免责。[16] 笔者以为这两个案例不同于卡纳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80.html -
了解详情
或过失的责任。如平野龙一教授提出,就紧急避险本身而言,虽然其既不违法也不应负刑事责任,但由于行为人先行行为具有违法性质,因此其仍然应当对这种先行行为, 排斥态度,根本不愿其发生,主观恶性显然较小,在法律责任评价上应体现一定的宽宥。而且否定这种情形成立紧急避险,势必难以阻断更大损失发生和蔓延,于社会整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467.html -
了解详情
,这为当事人提供优质服务创造了更好更扎实的条件。现为多家单位的法律顾问。连律师擅长为犯罪嫌疑人或被害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诉讼、控告、查阅、摘抄、复制 这就是避险不适时。船长对由此而造成的重大损害,应负刑事责任。 (五)避险可行性紧急避险的可行性条件,是指只有在不得已即没有其他方法可以避免危险时,才允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0626.html -
了解详情
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法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紧急避险之所以不是犯罪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是因为它不具备主客观相统一的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9页 [4]刘明祥:《紧急避险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0页 [5]张开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0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