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说,在无罪推定和不得强迫任何人自证其罪成为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时代背景下,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有罪的证明责任只能由控方承担。这一证明责任分配方式决定了控 书证使用的频率相比物证要少一些,因此多主张刑事诉讼法应采取与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不一样的做法,在证据种类中将物证列于书证之前。参见陈光中:《中华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5912.html -
了解详情
等内容。从第四章开始,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典的结构顺序依次介绍了民事诉讼基本原则和制度、主管与管辖、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诉与诉权、证据制度、期间与 用语言文字加以表达往往不如插图表达的更加直观生动。作为本科学生的教材应当多的引入这种“插图教学”的方式,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提高教材的可读性。在此问题上我国台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08.html -
了解详情
这样评价,言之成理。 我国民法学者通说认为我国民法应当以权利为本位,但是对民法的权利本位的理解并不相同。有学者说:民法的基本理念,亦即民法之基本 形式,也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构建科学的民事责任体系,有利于增强民事责任观念,扩大自愿承担民事责任的比例,减少国家强制的干预,减少民事诉讼成本。德国民法学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148.html -
了解详情
确定的(给付)内容提供程序保障。 第三,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基本上都是针对诉讼程序而言的,而不适用于执行程序,而且,在各项具体制度和程序上, 的规定,只不过内容较为简单、笼统。 [12]参见最高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02页。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13.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只能适用普通程序。 笔者认为,传统上对简易程序适用范围的理解值得商榷,我们应对简易程序作更宽泛的理解。实际上,在其他审判程序中,除存在可能适用的缺席判决 的《六法全书》,新中国的民事诉讼制度在革命根据地法制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民事审判的基本理念、原则和制度并没有脱离根据地法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166.html -
了解详情
无意颁布一部与作为宪法基本原则的法治要求相冲突的法律,英国的法治根植于普通法传统,它规制着一切权力的行使。因此法院可能支持公民个人的诉讼而间接迫使议会修正 的,因此,这种划分尤其切合于对行政法学术传统的理解。作者详细阐述了两种模式的特征、基础、发展过程、面临的挑战及其前景等问题。作者指出: 公法传统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501.html -
了解详情
无意颁布一部与作为宪法基本原则的法治要求相冲突的法律,英国的法治根植于普通法传统,它规制着一切权力的行使。因此法院可能支持公民个人的诉讼而间接迫使议会修正 的,因此,这种划分尤其切合于对行政法学术传统的理解。作者详细阐述了两种模式的特征、基础、发展过程、面临的挑战及其前景等问题。作者指出: 公法传统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440.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只能适用普通程序。”笔者认为,传统上对简易程序适用范围的理解值得商榷,我们应对简易程序作更宽泛的理解。实际上,在其他审判程序中,除存在可能适用的缺席判决 的《六法全书》,新中国的民事诉讼制度在革命根据地法制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民事审判的基本理念、原则和制度并没有脱离根据地法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51.html -
了解详情
国际法学领域,有关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研究[59],关于对一切的义务这个国际经济法新概念的理解[60],等等,很可能属于法学中的法律理论研究。 总之,法学 修改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等等。 [98]参见张卫平:《民事诉讼基本模式:转换与选择之根据》,载《现代法学》1996年第6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700.html -
了解详情
显然,虽是非正式却称为开庭,这些场境应该在相当程度上满足公开,对席,口头,直接诸原则的要求。一般而言,当事人双方都到场,大体上就可以做到对当事人的公开 ,2001年。) 王亚新,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章武生,基层法院改革的若干问题研究,载张卫平主编,司法改革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8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