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第35条的规定: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 不得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企业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在此方面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即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高于劳动合同,劳动法律、法规的法律效力高于集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378.html -
了解详情
方至少3人,并各确定1名首席代表。关于职工一方协商代表的确定,根据《集体合同规定》第20条的规定: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由本单位工会选派。未建立 ,职工一方的首席代表从协商代表中民主推举产生? 关于用人单位协商代表的确定,根据《集体合同规定》第21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一方的协商代表,由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指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373.html -
了解详情
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这一规定明确了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的法律责任和发生争议的解决方式。 《劳动合同法》的这一规定有两层含义 方式,既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提出,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提出,还可以通过提起诉讼提出。 二是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的解决途径。从该条规定看,因履行集体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063.html -
了解详情
代表协商、职代会审议通过、首席代表签字程序以外,劳动保障部门依法对集体合同进行审查,是集体合同生效的必经程序。集体合同签订后,用人单位应在10日内将集体 及有关说明材料报送劳动保障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在收到集体合同文本后15个工作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日生效。报送单位应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布。劳动保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218.html -
了解详情
是协调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权益、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手段。在我国,集律合同主要是由代表劳动者的工会或职工代表与企业或事业单位签订。 (一)因集体 争议可以通过协商、仲裁和诉讼解决。劳动法第84条第2款规定: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045.html -
了解详情
人数众多,流动性较大,因此,在实践中,用人单位经常采取与劳动者签订集体合同替代签订具体劳动合同的做法,以节约企业成本。但两者显然并不能相互代替。二、 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及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5459.html -
了解详情
草案,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而劳动合同由职工本人与用工单位直接签订。 第三,生效条件不同。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 法律约束力。 第四,效力所调整的主体范围不同。集体合同生效后,对用工单位和单位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而劳动合同生效后仅适用于职工本人和用工单位。...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6385.html -
了解详情
集体合同包括:企业集体合同、企业专项集体合同、行业性集体合同、区域性集体合同。 对于企业集体合同、企业专项集体合同订立的主体双方,一方是企业,另一方是工会或者职工推选的代表,如果有工会,只能是工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027.html -
了解详情
与女职工的比例相适应,女职工代表参与单位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 第十八条 为确保本合同的全面履行,合同双方成立人数对等的监督小组,每年对合同 一致意见,请求上级劳动部门和工会组织进行协调、处理有关争议。 第二十一条 本合同经双方首席代表签字后报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15日内未提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947.html -
了解详情
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拟定集体合同草案; (2)集体合同草案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3)将讨论通过的集体合同报送当地劳动行政部门; (4)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由此可见,履行报批程序是集体合同生效的前提条件,生效后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4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