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的诉权而自食其果。 (三)现行再审制度违背了现代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处分权的原理 西方各国现代民事诉讼制度基本特点是限制国家权力,保护人权,强调非经正当的 马克思所说:法官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法官的责任是当法律运用到个别场合时,根据对法律的诚挚的理解来理解法律。在现代法治社会,审判独立是至关重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04.html -
了解详情
的证据,人民法院就得再审,并且由人民法院承担错判责任(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明确规定不属于错误裁判案件,但当事人、社会各界会 责任。如果是人民法院的诉讼责任,应当予以纠正。如果是当事人的诉讼过错,叫人民法院怎么纠正?我们知道,公民行使民事权利有一条基本原则。这就是民事权利自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550.html -
了解详情
预先冷处理,故这就在时间上给调解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 (二)以钱代罚的理解误区 对于被告人积极赔偿被害人的物质损失而获得从轻处罚,社会上有些人不理解, 不负责任的矛盾下推。 第四,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应当坚持合法、自愿的原则,法官应当做好艰苦细致的说服教育、明法析理工作,但决不能采取欺骗、诱惑、胁迫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329.html -
了解详情
群体的实体法保护得以真正实现,必须有相应的能对弱势群体提供倾斜性保护的程序法与之配套。 (三)是现代社会平等原则的必然要求 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当代人权理论出现 物力和时间,即使赢了官司,往往也难以弥补诉讼过程中的损失。效益与公正是民事诉讼追求的两个基本价值目标,一桩官司久拖不决,不仅增加了当事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162.html -
了解详情
我们拟从三个方面阐述构建民事诉讼中对弱势群体保护机制的必要性: (一) 是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的体现 以人为本是制度文明最基本的要求,法律人性化逐渐成为各国司法实践 的实际操作而得以实现。实体权利如果没有实现的程序就等于一纸空文。法的本质不仅要从实体上理解更要从程序上理解。司法公正乃是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134.html -
了解详情
。就我国现状而言,任何财产纠纷和人身关系纠纷均由一部民事诉讼法加以规定,并适用相同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规定也较粗疏。实际上,人事诉讼、非讼事件处理、公益诉讼 在一般民事诉讼中,处分权的行使不是漫无边际的任意行使,应受到以下几方面的限制: (1) 既判力的制约。 对于既判力的作用可从两个侧面来理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128.html -
了解详情
高的司法价值备受青睐。 一、诚信原则的含义及分析 诚信原则起源于罗马法,是现代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为世界各国民事立法所普遍确认。该原则具有抽象、不确定、随时空 的判决只有一种,如何使法官的抉择更贴近应然状态,这就涉及到对法律的理解以及对诚信原则的理解和运用。诚信原则是民法的灵魂,是将众多民法规则联系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020.html -
了解详情
裁判的执行承担保障责任。 [20]这种观点的初衷是可以理解的,却忽略了一些司法体制方面的因素。在中国现行司法体制下,法院既不能对侦查、审查起诉活动的 的制度保障。 再次,确立刑民分离的程序模式,还可以确保被害人提起的民事诉讼摆脱目前的尴尬和困境,真正按照民事侵权法的基本原则来确立赔偿范围,实现民事侵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90.html -
了解详情
亚新:《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5-106页。 [13]此处所谓之处分权原则是就狭义而言的,并非指涵盖了辩论 请求,否则即为多此一举。 [26]李国光主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81页。...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965.html -
了解详情
。可见,《条例》强调过失在医疗事故构成要件中的重要性,体现了我国侵权行为法将过错责任原则作为最基本归责原则的精神。二是《条例》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了 纠纷的处理采取过错推定和因果关系推定原则。最高人民法院对处理医患纠纷的司法解释是对民事诉讼程序适用的法律解释,其效力显然高于行政法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0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