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化解劳动用工管理不规范给企业带来潜在的法律和经营风险。 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企业不容忽视的法律义务 案例一:2007年9月,齐某被某电力多经 契约化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制度,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机制。依法订立的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191.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从属劳动关系,但由于不适用劳动法,结果使得劳动者在劳动报酬、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劳动保护、工作时间、社会保险特别是工伤待遇方面与受劳动法保护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9月。[2]施耐德:“联邦德国劳动法与劳动合同、集体合同”,载《中德劳动立法合作项目成果概览》(1993-1996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936.html -
了解详情
担任,工会主席可以书面委托其他人员作为自己的代理人;未成立工会的,由职工集体协商代表推举。企业首席代表应当由法定代表人担任,法定代表人可以书面委托其他管理人员 、变更、终止、监督检查、争议处理和法律责任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集体合同规定》的有关条款执行。(六)企业代表和职工代表要按对等原则组成工资 ...
//www.110.com/fagui/law_225530.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江苏省集体合同条例》、《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情况, 接受职工监督。6.完善企业工资总额税前列支的调控办法。已依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实行 “工效挂钩”(即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确定 ...
//www.110.com/fagui/law_198422.html -
了解详情
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普遍开展工资协商。2005年,全市符合条件的各类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达到60%左右,2006年达到70%,2007年达到80%以上;其中百 增长和提高;三是工资分配监督机制,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支付办法和工资集体合同履行情况应通过职代会、公开栏等渠道向职工公开,接受民主监督。通过推进 ...
//www.110.com/fagui/law_197374.html -
了解详情
组织和企业组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及时进行协调,争议处理的程序按照签订集体合同争议处理规定执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自决定受理之日起30日内协调完毕。 遇影响处理的其他客观原因需要延期时,延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因履行集体协商工资协议发生的争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办理。七 ...
//www.110.com/fagui/law_80208.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确认劳动合同 劳动者劳动报酬可以按照如下步骤进行确定:首先,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集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5314.html -
了解详情
,以至在支付劳动报酬时与劳动者发生争议。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8条规定: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 ,应当按照如下办法解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重新协商。这是最好的解决方式。适用集体合同的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51条的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3195.html -
了解详情
,以至在支付劳动报酬时与劳动者发生争议。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8条规定: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 ,应当按照如下办法解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重新协商。这是最好的解决方式。适用集体合同的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51条的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3298.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 第二十二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收到工资协议15日内,对工资集体协商双方代表资格、工资协议的条款内容和签订程序等进行审查。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经 衔接。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对工资集体协商和工资协议的有关内容未做规定的,按《集体合同规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38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