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此规定的不同理解,当事人一方(多为患方)为追求诉讼利益的最大化,力图在鉴定机构、赔偿标准等方面进行对本方有利的选择,由此引发医疗纠纷民事诉讼的二元化现象 。(一)从立法权限看,《条例》对民事赔偿责任的规定不应适用于民事诉讼。《立法法》第八条第(七)项规定民事基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而民事责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437.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主体进行了分离。〔32〕美国民事诉讼一般遵守“实质的利益当事人”原则,同时就例外情况加以明文规定。〔33〕由于例外情况的扩大规定,使得确定当事人适格 由群体成员“推选”或与法院共同“商定”。其间都体现了群体成员的意志,在这个方面与选定当事人诉讼基本相同,应当列为任意的诉讼担当,那么,代表当事人适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95.html -
了解详情
回重审。一是法官观念没有更新。长期以来,有错必纠被视为社会主义法制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民事诉讼过分强调民事裁判的严肃性、准确性,不是把司法过程视为纠纷平息的过程,而是 部门进行了投诉。以上涉及到《证据规则》第四十一条“新的证据”的规定的理解。第四十一条规定“新的证据”是指以下情形:(一)一审程序中的新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06.html -
了解详情
丰富的,简易程序也是在多种意义上使用的一个概念,按照笔者的归纳,对简易程序的理解分为以下几种:1.传统意义上的民事简易程序。它既包括狭义的民事简易 是片面的。从偏重于强调追求发现真实的程序保障,向追求发现真实与促进诉讼的程序保障并重的方向发展,是当今世界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基本趋势之一。而这一发展趋势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46.html -
了解详情
正在起草的《物权法》以及将来的《民法典》是否需要规定以及如何规定物权法基本原则的问题,以故,对物权法三项基本原则的进一步的理论探讨似有必要。 关于一物一权 ,除本法或其他法律有规定外,不得创设。” 然而学说上对物权法定原则的内涵理解却是称得上众说纷纭的。举其要者,有如下各说:(1)物权之种类及内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34.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所享有的,是法律赋予双方当事人解决纠纷的一种平等的司法救济权,包括诸项诉讼上的权利。其实这对诉权的一种狭义理解。从广义上讲,诉权应是国家 在立法中的体现。依据私法自治的理论和法律对诉权、处分权的规定,作为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基本原则,民事诉讼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有权自由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09.html -
了解详情
主张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 三、诉讼行为瑕疵理论的发展 (一)诉讼行为瑕疵不予考虑原则 诉讼行为瑕疵概念是否存在,在民事诉讼法学的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论。从19世纪末 上诉已过上诉期间等理由驳回上诉,就等于剥夺了当事人的上诉权,显然不仅违反程序法的规定,甚至也违反宪法的基本规定。又如,调查证据时采用不合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248.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模式,是指法院一当事人之间诉讼权限配置模式。民事诉讼模式是对民事诉讼体制的反映,一般认为,可以划分为职权主义和当事人主义两种基本模式。职权主义侧重法院的 法学》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407页。 [8]邵俊武:《民事诉讼中法院调解原则的再认识》,《政法论坛》2000年第1期,第124页。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51.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制度,肯定要比以其他几种目的论观点为基本理念设计的民事诉讼制度更注重诉讼的程序。应该明确的是,由于目的论的这种功能,我们在研究时无法完全抛开一个国家具体 虽可由一方提起,但因其自愿、平等的原则,在一方当事人申请调解时,对方当事人实际上仍有拒绝调解的权利。因此,在程序的提起上,民事诉讼具有这样的特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47.html -
了解详情
观念与制度设计也应当与时俱进,随之而更新和完善,这既是法律的稳定性与适时性相结合的原则的要求,同样也是程序正义与实体公正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谭兵.民事诉讼法学:第1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271-272. [2]樊崇义,等.视听资料研究综述与评价[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2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