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由于对该条规定的理解不同,最高法院对于检察机关的民事执行监督多次以批复等方式予以限制,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执行程序中的 裁判,也不能进行抗诉。而检察院持全面监督说,认为检察院对于民事诉讼应当实行全方位监督。检察院的监督范围应当包括从诉前到裁判后,包括审理过程中对法院是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6021.html -
了解详情
前一方面相联系,法官可以根据其对法律、法律精神以及社会道德等的理解,对当事人的争议焦点作出评判,这就是法官的造法活动。三是遵循先例。这可作两方面的理解: ,诚信原则是一项帝王法则,由于其本身是一项道德原则,将其作为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时,就为民事法律的适用提供了广阔的解释空间,故在用诚信原则作为法律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079.html -
了解详情
、观念不适应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曾经是长期以来指导我国司法工作的一个原则,但很多人对事实的理解还局限于客观真实,而不是法律事实,导致民事证据 2002年2月出版,第265页,第302页。 ③黄松有主编:《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第25页,第18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715.html -
了解详情
上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却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表现为法院审理民事纠纷的范围由当事人确定,法院无权变更、撤销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案件在审理中,法院也只能按照 我们通常是这样理解的,因为原告没有向法院主张自己的权利,就应认为其处分了自身的权利,视为其放弃了,只要其处分行为合法,是符合民事处分原则的,对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599.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方面的功能,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管辖区域更为广泛,对法律的理解一般比下级法院更为准确可靠,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裁判中法律问题进行上诉审,可以发现适用法律方面的 法院认定之事实为准,上诉审中不得再提出新的诉讼资料,上诉审原则上不再另行认定事实。 笔者认为,我国民事诉讼中设立第三审程序应采事后审制,事后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010.html -
了解详情
的解释,并通过语言这种交往形式寻求他人对自己关于认识对象的解释的理解,同时也理解他人对认识对象的解释;主体间通过对话和交往不断地抛弃那些不能获得共识 制度被废止,各国普遍将直接言词原则确立为法庭审理活动的基本原则。根据该原则,包括证人在内的所有证据必须在诉讼双方及法庭的参与下当庭进行调查,否则不得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632.html -
了解详情
对人的行为发生作用(衡平可以对人为一定行为是衡平法的另一项基本原则),衡平法院法官有权判令被告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使判决生效。 适用中的几个问题[J].人民司法,2002,(10). {4}周翠.论民事诉讼中的临时性救济制度[M]//陈光中,江伟.诉讼法论丛.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45.html -
了解详情
对人的行为发生作用(衡平可以对人为一定行为是衡平法的另一项基本原则),衡平法院法官有权判令被告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使判决生效。 适用中的几个问题[J].人民司法,2002,(10). {4}周翠.论民事诉讼中的临时性救济制度[M]//陈光中,江伟.诉讼法论丛.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81.html -
了解详情
、多种多样的。对于我国《行政诉讼法》第10条规定的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应该作全面的理解,这种法律监督不能仅限于事后监督,也应包括诉前、 地维护环境公益。检察机关直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是国家干预原则的一种具体表现,也是检察机关对民事、行政诉讼活动实行监督的一种特殊形式。 目前对检察机关能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136.html -
了解详情
这两个要件,也就符合了形式正义。民事诉讼是私权之争,当事人对自身权益的自由处分权本身就是法律正义的基本内涵之一,调解一般都意味着当事人对自身利益 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还要求法官娴熟掌握相关法律规定,正确理解和阐述法律的精神、立法宗旨及原则,把握好调解自愿合法原则,树立现代调解理念,转换思维方式,根据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02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