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的方面和事项能够起到规范作用,从而使民事诉讼基本原则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9]P80-81三、民事诉权宪法和法律赋予国民以自由权、人身权和财产权等,同时也相应 独立宣言》(草案)和1993年的《审判独立原则声明》(草案)明确规定,法官自由地根据其对事实的评价和对法律的理解而对案件秉公裁判,不受来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92.html -
了解详情
公平合理的范围内,法官引导和协助当事人弄清案件也是必要的。从诉讼实践来看,法官的这种释明权又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职责或义务,法官没有能够正确进行必要的释明 漠然处之,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干预,否则有悖诉讼的实质公正。这种必要的干预和限制就只能由诚信原则来完成,从而使民事诉讼基本原则成为一个完整、协调和整合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446.html -
了解详情
公开原则、使用民族语言文字原则、支持起诉原则等。[3]如果以上述关于《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的理解来看,《民事诉讼法》把第1章中除任务、适用范围 诉讼法教程》,人民法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33页。 [3]参见柴发邦主编:《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第65-100页。 [4]参见邵明、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82.html -
了解详情
法的该条规定,被大多数学者或者实践工作者理解为民事诉讼中着重调解原则。调解制度被规定为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这是我国司法制度所特有的,堪称中国特色。依照民事 诉讼活动,其适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一样,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只不过是一项诉讼制度,放在基本原则的位置上是不科学、不恰当的。调解不具备基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859.html -
了解详情
、裁定和调解书,但本质是要求改变判决、裁定和调解书已经确定的法律关系。这一特征基本符合形成之诉的特征。当然,第三人撤销之诉也有不同于一般形成 应当主动依职权予以撤销?笔者认为,基于民事诉讼处分原则,法院同样也不能撤销。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处分原则对于规范审判行为的重要意义。 单纯撤销调解书用判决的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330.html -
了解详情
则诉讼程序将无法继续下去。实践中对该条中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中的直接二字的理解常常过于狭窄,导致审判实践中常因原告身份证明不完全齐备,法院驳回 公正化,这就要求执法人员(法官)公正执法,审判人员严格依照民事诉讼基本原则、民事诉讼制度和按照合适的民事审判方式审理案件。在法官审查立案过程中,应认真仔细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20.html -
了解详情
将反诉的牵连性描述为反诉和主诉之间的关联以及反诉的请求的救济与本诉主张的救济基本相同(徐昕译:《英国民事诉讼规则》,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第 理论界的广泛批评,有学者认为,这是违背我国民事诉讼理论原则的;还有观点认为,这一规定背离了诉讼逻辑。 但笔者认为,司法解释是最高法院以法律为依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602.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概念下的特殊类型。在符合民事诉讼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民事公益诉讼和民事公诉的区别主要集中在起诉主体的问题上,前者的起诉主体是公民、法人(特别是非政府组织) 公益诉讼的实践创造了条件。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条狭义的理解,只有具体行政行为才可能进入司法审查的范围,而抽象行政行为则不具有可诉性。《解释》却将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804.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解释当然是十分荒谬的。这种解读将检察监督原则非善意地置于明显违反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的境地,并直接动摇民事诉讼基本原则和制度根基,不可能符合 的价值冲突时秉持审慎态度,笔者对此表示理解和赞同。 四、证据制度几无建树,司法专业化方面无所作为 总体而言,在民事诉讼证据制度上,本次修订并没有花费多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880.html -
了解详情
大局,准确把握社情民意,准确把握民事诉讼修法机遇,及时向立法机关提出诚实信用原则入法、在民事诉讼法总则中增加规定诚实信用基本原则的建议;立法机关审时度势民主立法 诉讼程序却列入简易程序。因此,可以把小额诉讼程序理解为简易程序中的特别程序特别在一审终审。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基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9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