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在具体条文设计方面既考虑到提高诉讼效率、有效化解社会纠纷的需要,也特别重视如何便于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参加诉讼程序并及时 审判人员应当及时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新刑事诉讼法第101条吸收了司法解释的基本精神,规定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072.html -
了解详情
拘束力,其法律效力自然可以延伸到其他案件,必然与驰名商标的个案有效机制以及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相背离。故此,当事人并不能单独主张认定驰名商标的诉讼请求, 在涉及驰名商标保护的民事纠纷案件中,人民法院对于商标驰名的认定,仅作为案件事实和判决理由,不写入判决主文;以调解方式审结的,在调解书中对商标驰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231.html -
了解详情
对被告提起终止合作协议、解散公司的诉讼请求,于法无据,法院不予支持。 根据民事纠纷的司法最终解决原则6,站在司法救济的立场,股东权利的保护如果仅有 原告出售股份。股东之间自愿达成出资转让的协议后,法院可以劝原告股东撤诉或以调解书的方式结案。值得注意,不能因股东出资转让而使公司股东少于法定人数。收买股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678.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多为人事案件,因此与审判公开原则不同,信息保密性就成为调解的一个重要原理。调解书的制作对该原理的运用体现为两点:一是简便,即可以制作,也可以不制作 中,贯彻调解原则所进行的一种诉讼活动;其二是法院调解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解决民事纠纷并结束诉讼程序的一种结案方式。二是处分行为说。该说认为法院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112.html -
了解详情
此类抗诉不予受理。(5)1999年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检察院对民事调解书提出抗诉人民法院应否受理问题的批复》,该批复作缩小解释,称检察院的 极性。审判权具有终极性,这是没有疑义的,其含义在于法院的裁判是对当事人纠纷的最终处理,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具有确定的效力,当事人不得向其他机关寻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81.html -
了解详情
,实现自己意志的可能性更大,很难被指为有程序不当或偏袒一方的问题;生效调解书不能上诉,当事人申诉进入再审的可能性很小,法官办错案的风险很小;实行工作量 都由法院诉讼解决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我们法院调解改革必须另寻出路。我国的民事纠纷解决方式,除法院审判和调解外,还有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和仲裁,人民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481.html -
了解详情
,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双重成本的浪费。同时,对ADR所达成的和解协议、调解书或仲裁裁决等处理结果的效力加以制度上的保证,通过公证、法院登记或审查等 规定。根据有关规则,调解委员的资格为:(1)具有律师资格者;(2)持有对处理解决民事纠纷有用的专业知识或社会生活上的经验知识丰富之人士;(3)有较高的个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45.html -
了解详情
具体规定了给付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内容的案件和刑事附带民事的案件移送执行,并在判决书或调解书尾部写明本案是否属于移送范围及提起执行的方式、期限和法律后果 由执行法院的上级法院依法定程序来裁决这种司法冲突。应该说法院作为审判机关是纠纷的终局裁判者,因此由执行法院的上级法院解决此种司法冲突有理论上的依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23.html -
了解详情
主动提审。2.在依据争议标的数额对级别管辖进行划分时,不必再区分经济纠纷案件和民事案件。将案件作上述区分,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 将违反级别管辖规定审理案件作为二审撤销一审裁判、审判监督程序中撤销生效裁判及调解书的法定事由。不管实体判决是否正确,只要当事人提出了确实的理由,证明一审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93.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法第51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这一规定赋予了和解作为解决民事纠纷制度的效力。和解制度具有相应的法律依据,行政诉讼可以参照施行。但是,就现状 可以在合法、自愿的前提下进行调解。调解成立的,应当制作行政赔偿调解书。这一点也与民事诉讼调解的基本特征并无差异。综合上述认识,笔者认为,无论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60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