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规定,造成一人以上重伤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有酒驾、毒驾等其他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在其他犯罪情节相同的情形下 安全罪吗?笔者认为:如果酒驾行为人是由于过失造成交通事故,不论事故的后果多么惨烈,被告人都只能构成交通肇事罪,而不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四、酒驾会受到怎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5518.html -
了解详情
直辖区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机关吊销律师职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由于上述部门的立法铺垫,在《刑法》的修订中,有人提出应规定有关律师伪证方面的 条文中未得到确认,因而缺少法律特征;或者具备法律特征的身份犯已经随着社会的变迁不再具有本质特征。比如交通肇事罪,在1979年《刑法》中是真正身份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044.html -
了解详情
致人死亡在司法实践中可能表现为同种数罪的情况。比如行为人交通肇事后,或害怕被追究刑事责任,或害怕巨额的赔偿费用,以至于匆忙逃跑,至此行为人已触犯了 交通肇事后为夺路逃跑,不顾他人安全撞轧他人致死的。如果行为人先前的肇事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则应对其以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定罪并罚。如果行为人先前的肇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9349.html -
了解详情
虽然甲有相应的减轻情节,但她不能免责。 第二种意见认为,学员甲的行为应构成交通肇事罪。理由是:在主观上,甲是过失而不是故意。客观上,由于甲驾驶 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8089.html -
了解详情
轿车相撞,造成李某当场死亡,两车损坏的交通事故。被告人刘某某承担事故主要责任。被告人刘某某的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请求依法予以惩处。被告人刘某某对起诉书指控 民事部分的判决正确,审判程序合法,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一)项之规定,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评析】本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2810.html -
了解详情
飙车”是一种超速驾驶行为,那么必然需要确定一个认定的标准;也就是说,当达到这一标准后才有可能构成“飙车”。笔者认为这一标准应当区分两种情况分别 第 10 页 因此对于在路况比较复杂的条件下进行“飙车”的行为人的处罚,不应当仅限于交通违章追究其行政责任或交通肇事罪追究刑事责任,特别是针对那些虽然本身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474.html -
了解详情
差异不宜过大。2、对于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综合考虑犯罪时的病情程度、承担刑事责任能力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 ,综合考虑违法、犯罪性质、程度等情况,可以增加基准刑的10%以下。四、常见犯罪的量刑(一)交通肇事罪 1、构成交通肇事罪,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983.html -
了解详情
.宽严皆失--我国交通犯罪刑罚现状的必要省思 从欧美国家惩治过失犯的刑事立法以观,将肇事逃逸作为加重量刑因素可论处最高15年有期徒刑的情况极为罕见,除非构成不作为 为例 《刑法修正案(八)》对《刑法》第133条交通肇事罪条款进行了修正,将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入罪化,法定刑为拘役。依照我国刑法缓刑适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800.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理论界的论述看,一般认为犯罪主体要件要素包括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年龄(自然人主体)、刑事责任能力、身份等;犯罪主观要件要素包括:犯意、目的、动机等;犯罪客观 人死亡或三人重伤,根据刑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行为人的行为构成了交通肇事罪。但作为构罪评价的结果要素,交通肇事罪的成立只需造成一人死亡或三人以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276.html -
了解详情
类或某一特定行为设定成只能由过失、不能由故意心理构成的犯罪。例如现行刑法第133条所规定的交通肇事罪,即属典型的只能由过失、不能由故意构成的犯罪 立法原意。据此人们也才不可能由此反向推导出故意犯罪,也要法律有规定才负刑事责任的荒谬结论来――因为这显然不符合立法意图,也非立法原意。 采用上述主观说为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003.html -
了解详情